阿城正在上班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弟弟二苗又走了,啥行李也没带。母亲让他赶紧往回赶,看路上能不能遇到,把他劝回去拿些衣服。
挂了电话,阿城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骑车往回赶。走到半路上,碰到了弟弟二苗。阿城劝他回去拿上衣服再走,二苗却说啥也不愿意。
阿城知道二苗的性子,说一不二,倔得很。他也清楚二苗为啥说走就走,因为对于二苗来说,这个家实在是没有一丝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不只二苗有,他自己也有,他也曾经负气出走过,只是他是家中的长子,有自己要尽的义务。
二苗念书的时候,正是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高潮。15岁念完初中,高中上了不到一个月,二苗就离开了学校。那时候,阿城也已经离开了学校。后来的后来,阿城常想,二苗离开学校是否也是因为受到了自己的影响,自己这个当哥的没有开好头啊。
二苗的脾气差,性格又有些内向,阿城可以想见,他在外面是很难过得比较好的,毕竟外面的世界,是老板说了算,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上司,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二苗是不愿意低头的,阿城记得自己上高中时,读初中的二苗便经常跟人打架,脸上时常挂着彩,可谓一言不合就动手。这些年,二苗的工作是非常不稳定的,说不干了就不干了,常常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为此,二苗没少找阿城这个哥哥拿过钱,也是因为二苗没有太多朋友,家里是指望不上的,母亲总觉得自己苦,父亲呢,似乎是希望儿子能够独立、自强,毕竟身为男儿,要承担很多责任,他们都不愿意给二苗钱,还认为二苗好吃懒做,虽然他们也常常把牵挂挂在嘴边。最主要的是,母亲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说教,不只是二苗,建阿城一起,在母亲眼中,都是很失败很失败的人。母亲的唠叨,每每是像刀子戳在他们的心上,母子间为此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争吵。
阿城不太清楚二苗到底怎么看待父母的,出去好多年了,二苗几乎不给他们打电话。其实二苗也很少联系阿城,每次联系阿城,差不多都是没钱了要借钱。二苗也很少跟阿城倾诉自己的遭遇和心事,阿城自己吃过很多苦,可以想到二苗肯定也吃了很多苦,但二苗不说,就无法知道他到底遭遇了些什么,而这些遭遇,对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城最了解的一件事,是二苗遭遇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的背叛,从此在交朋友上堪称一蹶不振。
很多时候,阿城都为二苗感到心疼,但又无法真正帮到他,阿城感到,二苗的心中结了太多的冰,已经很难融化。
其实二苗轻易是不回家的,除非迫不得已的时候。之前回来,都是因为办理身份证,这次回来,是因为城市爆发了传染很强的瘟疫,二苗在外面被逼得没办法了。阿城能想到,二苗的心里做了怎样的斗争,才决定回来——因为回来也不比外面好得了多少,母亲的唾沫星子,是能淹死人的。人人都说家是避风港湾,但那可能只是对少数人而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