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漢书|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个自我开脱的借口

读漢书|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个自我开脱的借口

作者: 不合时宜的阿呆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23:12 被阅读0次

    汉朝有两个以“汤”为名的人,值得史书大书特书,其中一个是张汤,另一个是陈汤。

    张汤是汉武帝时代著名的酷吏、能臣,巅峰时期权利比丞相都大,而陈汤青史留名,让人铭记的则是那句千古名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句话说出了一个大汉人的心气和底气,道出了一个强盛汉朝的霸气。

    然而这句现在看来颇为提气与张狂的话,不过是陈汤在自作主张发动战争之后,给自己的功名之路找的一个借口而已。

    01

    一场“虽远必诛”的域外战争

    毫无意外,汉朝多数对外战争都是针对匈奴的,这次也不例外。

    这是陈汤的封侯之战,地点在西域,战争的对象是郅支单于。

    针对匈奴的战争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草原的,怎么就跑到更远、更偏僻的西域去了?

    这得从郅支单于的小心思说起。

    汉宣帝时代,匈奴经过汉武帝的打击之后,内部已经四分五裂,郅支单于是匈奴分裂之后的五个单于之一,虽然面对汉朝的强势,但是也时刻想着壮大自己。

    他曾经和呼韩邪单于一起把儿子送到长安作为人质,以示臣服,但是趁着呼韩邪单于往长安进贡的机会,认为呼韩邪单于肯定是管理不行衰弱了,想兼并他,所以成功偷袭了呼韩邪单于的领地。

    然后在汉元帝继位之后,趁着派使者向汉朝进贡的机会,忽悠汉元帝派使臣谷吉护送他儿子回了国,随即又立刻翻脸把谷吉给杀了。

    这个时候汉朝的兵马还是能打的,所以郅支单于害怕汉朝报复,远远的跑到西域快活的称王称霸。

    在郅支单于身上,汉朝可谓是脸面尽失,毫无威严可言,汉元帝把他老爹汉宣帝的脸面丢的一干二净。

    一方面是汉元帝受儒家的教导,妥妥的太平天子,根本实行不了外霸内王那一套,没那气势;另一方面也确实外部威胁不大,支持战争的官员极其的少,都在相互争权夺利;再有就是朝廷内将军能打的不多,所以皮球推来推去,将就的过。

    因此一时间并没有人去向外处理、树立汉朝强盛的威严,毕竟郅支单于跑的的确是够远的,要打击他,自身军队的补给线都得拉的老长。

    02

    一场“意外”的域外战争

    郅支单于在西域过的很是快活,毕竟西域原本就是依附匈奴的,国家小,兵也少,还不能打,所以郅支单于在西域很是作威作福了一段时间,而且距离汉朝那么远,也认为汉朝不可能打过来。

    但是意外出现了。

    公元前36年,在汉元帝的使者谷吉被杀9年之后,彼时陈汤为西域都护府的副校尉,作为正校尉甘延寿的副手,出使西域。

    两个志同道合、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到了汉朝边疆,尤其是陈汤,压根不是个安分守己的,每到一处都要登高看一看那里可以用兵,侵略性可见一般。

    这到达边境之后,两个人好好商量了一番,认为夷狄天性畏惧强者,而郅支单于这种游牧民族不善于守城,汉朝直接出兵兵临城下就可以立下千秋功业。

    想法是好的,不过甘延寿更稳重,认为要先向朝廷报告,不然擅自调动兵马可是大罪,陈汤不同意,认为朝堂上的公卿一群凡人,等他们讨论完了黄花菜都凉了,而且事情不一定能得到准许。但甘延寿毕竟是主官,陈汤也不能越过他安排兵马。

    但陈汤就不是走寻常路的人,趁着甘延寿生病的机会,假传皇帝命令,直接就调兵准备出发了,生病中甘延寿大吃一惊,但是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拦也拦不住,只能合流尽力而为。

    于是一场在大汉朝廷意料之外的远征就开始了,毕竟连粮草都不用准备,仅仅依靠边境的兵马陈汤、甘延寿就发起了这场战争。

    而这也出乎郅支单于的意料之外,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呆的城池已经被四面围困。

    接下来就没啥好说的,一番斗智斗勇之后,郅支单于被瓮中捉鳖,其本人被射中鼻子受伤而死。

    03

    一个自我开脱的借口

    按道理说,陈汤斩杀郅支单于的功劳,堪比封狼居胥了,封侯是必须的,毕竟卫青都没能逮住匈奴单于,虽然郅支单于只是个弱化版的匈奴单于,但“王”毕竟是“王”。

    而且这也相当于是给皇帝出了口气,被人愚弄,臣子被杀,终于有人帮他逮住罪魁祸首了。

    但是这场战争根本就没在皇帝和朝廷诸位公卿的意料之内,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战争已经在进行中了,满堂公卿能做的就是静待结局,还好结局很圆满。

    但是这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处理下:

    第一:陈汤、甘延寿你们这是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掀起边境战争,调兵遣将,成功了还好,不成功就得一群人帮着擦屁股,此风不可涨!不能鼓励其他边境的将领也有样学样。

    第二:假传皇帝旨意,当个边疆将领就敢假传皇帝旨意,这可是重罪!让你们当上公卿那岂不是没这群朝堂大臣的活路了。

    第三:一场战争下来,竟然和朝堂公卿没什么关系,是不是显得公卿太过无能?天天在皇帝面前吹的山响,实际还没下属强,人悄悄的就把事儿给办了。

    所以陈汤、甘延寿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上书解释:

    “自古以来,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郅支单于忤逆汉朝没有受到惩罚,所以西边的国家认为我们汉朝不能让他臣服,因此轻视我们。而且郅支单于罪恶滔天,我们依仗陛下圣明,领兵战胜敌人,杀了郅支单于。应该把他的头颅挂在长安街上,让大家都看看,在万里之外公然违抗强汉的,虽然地处遥远,也一定受到惩罚。”

    这番话先是向皇帝解释出兵的原因,接着又恭维皇帝领导有方,最后提升下格调,就差说为民请命,遵照国家意志行动了。

    极大满足了皇帝的“强汉”雄心,所以虽然陈汤的私自出兵有明显的罪过,但是毕竟结果是好的,瑕不掩瑜,最后还是被封为“关内侯”,食邑只有300户。

    如果这场战争失败了,陈汤就不会有机会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了。

    仅仅因为一个人出于功名的需求,就在匆忙之间发动一场战争,这其中丧失性命的不知凡几,被牺牲者却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是源于一个人的谎言,那并不怎么美好。

    虽然成功了,但是还是感谢那个淳朴的时代和强盛的士兵们吧,黄沙万里觅封侯,不问埋骨他乡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漢书|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个自我开脱的借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hm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