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十里中心学校汪琼
全民阅读看起来非常热闹的今时今日,一直希望自己能冷眼冷静将为什么阅读这件事想清楚,否则,无非另一个变形的名利场而已!
七月,江苏昆山,《教师博览》第四届读书论坛,专家和草根轮番演讲,还有主办方赠送的“优秀教师成长系列之关键读物”。这样彼此交织、灌溉的河流,提供给长久的困惑一个解惑的渠道——
生命,吻醒与激活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我们其实有着两次生命,第一次诞生于母亲,第二次受恩于阅读。不过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少数幸运儿或者盗火者,获得第二次生命。
无论文章还是讲座,朱永新先生都提到《管理大师德鲁克》一个故事:1950年元旦,德鲁克去看望老师熊彼特,熊彼特说,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仅仅知道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他的人生就没有重大意义。而这段话,成为熊彼特的遗训,也成为朱永新先生发起新教育实验的一把精神钥匙。昨天、今天、明天,究竟有多少孩子、老师、家庭受益于新教育实验,我希望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统计的数字,也确实就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展望二十一世纪》这本书,《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中,被两个人不约而同提及:郭初阳、黄行福,尽管呈现的方式与气象完全不同,这也自然,会读书的人用的不是眼睛,而是生命。这是一本对话录,对话双方是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分为人生与社会、政治与世界、哲学和宗教三个部分,对话问题几乎无所不包。郭老师引用其中关于“极权主义”汤因比的回应:“……在极权主义的地方,宗教也好,艺术也好,凡是当权者认为非正统的东西,都不能兴旺发达。在这种地方,连正统派的文学和艺术也有时会枯萎……”去岁于南京,听郭老师执教冯骥才《珍珠鸟》,将“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颠覆为“囚笼”时,惊自己为井底之蛙。现在才知道飞过阅读天空的他,天空也许没有留下他飞过痕迹,但翅膀全部记得。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与王芳,论坛初初相见,却仿若异地异乡遇见另一个自己。人生最美是相遇,但相逢若不识不过是日日上演的剧情,真的遇且见,都得过翻越书山、渡过写海。《红楼梦》《约翰∙克里斯多夫》一样欢喜,不过她慢读,我快读;她从读到写,我为读而读;“早祷的钟声突然响了,无数的钟声一下子都惊醒了。天又黎明!黑沉沉的危崖后面,看不见的太阳在金色的天空升起,快要倒下的克里斯多夫终于来到彼岸……”她激赏;我则因她的看见而仿若第一次阅读。她从老师到知名作家,我只是老师,以上就是原因。但这并不妨碍阅读之缘——路过你,就是路过自己!
……
朱永新先生演讲提到:“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吻醒和激活的!”配图是图画书《风到哪儿去了》男孩安然睡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的那幅插画。其实,不仅如此,书籍也吻醒和激活生命。就像好的爱情,哪怕分手,亦是彼此成全。万物关系,莫不如此!
翻身,参与你全部生活
与王芳聊至深夜舍不得睡,她说:“我读书,不太在意人物、情节什么的,想得更多的是作家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我心说:原来女神是这样炼成的啊!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三年坚持微信公众号日更之王开东老师,几乎是通过写作,将自己推至语文界男神的地位。讲座中,他提到因为听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皇帝的新装》一课而引发四个问题,真是开了我的天眼——首先,这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个问题看似荒唐,却有荒唐的价值!从安徒生的本意看,这个皇帝明显是男人。一个男人,把所有的精力与金钱花在衣服上,国事、天下事均不过问、不关心,这是多么荒诞。而荒诞,是作者和读者达成的高度默契。第二:为什么是皇帝的新装,而不是穿着新装的皇帝?王开东老师认为后者全部核心指向皇帝,无关芸芸众生,作品将缺乏现实主义力量。而前者形成一个比喻,从皇帝出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新装,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第三:这个显而易见的谎言为什么难以揭示?因为骗子设计了一个悖论式骗局,这连锁式骗局将所有人一网打尽。第四:骗子会受到惩罚吗?答案是不会。王老师这则案例分享完,我嘀咕给自己听:“你还敢说你读过安徒生童话吗?你还敢承认自己教过《皇帝的新装》吗?”四个问题,都是平地起惊雷,于无疑处质疑,但却抵达安徒生童话之所以成为全球经典的本源所在。谁给他这样的眼力与能力?除了他读过的书、他上过的课、他困过的惑,谁也不能!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很早就是张文质老师的微信好友,一直以为他是独立教师。分享之后的提问环节,周小泉老师问他:“您是什么时候离开体制的?”我心里还在念叨:“这个问题需要问吗?”张老师回答:“其实我没有离开过体制。”我握在手上的笔都错愕得掉在桌上,再回顾他的演讲《以勇气赢得存在》中的话:“要坚定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边缘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爱做的事情上,要有引人注目的坏脾气,还要有勇气放弃应得的名利。”其指向都是“体制内的一种生存原则”。究竟是谁让他拥有“体制中的体制外之人”特立独行的勇气呢?答案在王开东老师的话里——你读过的所有书,未来会翻身爬起来,参与你全部的生活。其实读的当下,已是在参与生命的塑形,就像米开朗基罗从被遗忘多年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再一刀一刀地雕刻成伟大的艺术品一样。
我们都是自己食物的产物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这是费尔巴哈的话。而邱益莲老师常年与《庄子》耳鬓厮磨的故事,则遥远或贴近地回应着这平常不过的理儿。预考在本校第一名的邱益莲,高考时因为监考老师少发一张历史试卷,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才将第二张印有三十分论述题的试卷给她,直接影响她整个高考的发挥,加之少不更事,无奈进入一所师专混日子。某日,与图书馆遇见黄须枯槁之《庄子》,为其奇思妙想所俘获,因其大道至简而解惑,比如当弟子困惑一因无才全身,一因无才害身,庄子告诫弟子要介于有才和无才之间。这句话是否点醒了弟子不知,却于两千年后点醒了邱益莲——大专,不正是介乎于本科和专科之间吗?这书中藏着多少生存智慧呢?工作后,邱益莲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陷入应试的深渊,日课,月考,期中小考,期末大考,分数成为四角高墙内所有人唯一目标、最高理想。头破血流,甚至万念俱灰之际,念起庄子,用洁净之手捧起发黄的《庄子》,带着学生跟着庄子一起沿着弯曲的古道,追寻时间的足迹,摒弃一切功利,让学生用无为之态来学习,在起早贪黑的间隙享受阳光雨露。渐渐地,老气横秋的苦瓜脸变成一朵朵太阳花。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小学阶段亦如此,哪怕是每个单元常规的生字词听写,教室也是如临大敌、静可落针、笔尖刷刷或迟迟。那气息,好像无数条无形的绳索死死捆着孩子们的手脚。可只要我拿起绘本准备读给他们听,教室迅速切换到六∙一儿童节,兴奋得几乎失控。而这每一个断章,其实都写进他们的时光机里,参与塑造每一方肌理、每一寸纹路。
朱永新老师半开玩笑:“看起来长得很好看的女孩,讲不过三句话,面目已是不堪。书读得太少,没有精神长相,撑不久的。”我们班小不点才二年级,也明白这个理:“我们有两个我,一个吃饭的我,一个吃书的我,两个我都要喂,要不会饿死的。”所以他们成为吃书的小孩,不断追问书是什么东西,乘着神奇飞书,变成图书馆狮子,修复、建造无字图书馆……
自己,终究是读成的因此,不要再说什么会读就会写、得语文者得天下、再不读书连高考题都看不懂之类的话,这依然是对阅读最深的误读,这依然是企图用最不功利的东西拔得功利的头筹,这只会因走得太急而忘记带上必备的行李!阅读,只与生命同行同在,那些美好的人与事,终究是将自己读成自己的!
何况,没有生命写作相随终生,哪怕生命阅读,已失去大半光彩……落叶,也需要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