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葛藤生长缠绕荆条,蔹草蔓延在荒郊。我爱的人葬这里,独自再与谁共处?
葛藤生长缠绕酸枣树,蔹草蔓延到坟地。我爱的人葬这里,谁与他再独自安息在此?
牛角枕头灿烂,锦绣被子色斑斓。我爱的人葬这里,谁与他独自相处到天亮?
夏季白日长漫漫,冬季黑夜长漫漫。百年以后,与你相会在黄泉。
冬季黑夜长漫漫,夏季白日长漫漫。百年以后,与你相会在黄泉。
[1]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蒙:缠绕。楚:灌木名,即牡荆。[2]蔹(liǎn):白蔹,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3]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4]棘:酸枣。[5]域:坟地。[6]角枕:牛角做的枕头。[7]锦衾[qīn]:锦缎褥。[8]独旦:独处到天亮。[9]居:坟墓。[10]室:墓冢。
【赏析】
《葛生》一诗历来被誉为悼亡诗的始祖,至于所悼之人是丈夫还是妻子已无从考证,当然这也无关紧要。整首诗从头到尾灌注了一种凄凉之感,两人分隔两地,肝肠寸断,作者到坟墓看望逝去的人,不禁勾起无限情思,顿时百感交集,倍感伤心。死者长已矣,活人空思念,作者甚至发出了“死后同穴”的悲号,读起来让人叹息。
战争总是带给人们莫大的伤害,男子壮丁在外充军,妻子在家空劳思念,更惨的是丈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妻子独守空房甚至要追随丈夫而去。朱熹在《诗集传》中道:“妇人以其夫久从役而不归,故言葛生而蒙于楚,蔹生而蔓于野,各有所依托,而予之所美者独不在是,则谁与而独处于此乎?”朱熹这一点评很独到且一针见血,女子独自一人在家,丈夫在外久从役而不归,除了思念更有那份受不了的孤独,见到墙外的葛藤不禁触景生情。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诗从葛藤写起,开篇起兴,主人公触景生情。墙外的葛藤长得正盛,相互缠绕着一点也不放松,野外的蔹草更是肆意地长着,蔓延整个山坡。这是第一段前两句,浸透着荒凉之感。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我的心上人就这样走了,她的身旁有没有人陪伴着他啊?他一个人在那边会不会感到孤独啊?这几句读起来简直催人泪下,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都变成了孤苦伶仃的可怜之人,四下里举目无亲。用问句,极言主人公对逝去的人的思念和一种似自言自语的凄凉。
第二章是第一章的复沓,“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内容和句式都大致相同,不过这一章较上章来讲更添几分悲怆,坟墓周围长了不少酸枣树,真是大树好依傍,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葛藤,坟园附近长满了蔹草。没有人来打扫,这坟园竟变成如此光景,我的心上人你就这么撒手人寰,有没有人陪伴你?你在那是不是很孤独?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诗中第三章换了描写对象,棕色的牛角制的枕头,油光闪亮,不知道这牛角的枕头你用着习不习惯?白白的棉花软软的、柔柔的,那为你新做的棉花被子不知你盖得舒不舒服?我的心上人啊,你怎么来去如此匆匆,有人陪伴你吗?你自己一人孤不孤独啊?清代学者郝懿行首先从这两句当中破解出其诗主旨及背景。他认为,在古代“角枕”、“锦衾”都是收殓死者的用具,并且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也多取其说。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这是全诗的最后两章,看起来类似互文一样的文字,实质上更是文章主旨的升华。“夏之日,冬之夜”,夏季的白日和冬夜的夜晚是一年四季中最折磨人的时刻,炎炎烈日和凛冽寒风足以让一颗孤独的心雪上加霜。自从你走后,我的每一个日子都仿佛是夏天的白日和冬季的夜晚,你不要着急,百年之后我定会与你相会,把这日日夜夜熬完就是你我团聚之时。最后一章又将这催人泪下的悲号重申了一遍。这漫长寒冷的冬季和酷日当头的夏季是我一年最无助的时刻,待我熬完这段时日,定会与你相会于穴中。
这是一首感人的悼亡诗,不仅情感真实,在描写时作者也刻意而为之。从全诗的布局来看完整且一咏三叹,“夏之日,冬之夜”和“夏之日,冬之夜”不简简单单是语序上的颠倒,更突出了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逝去之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