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媒体都提出一种说法“原生家庭影响了你的未来”。然而这种说法我最近也接触了一例,给大家分享一下:
事情发生在一名高一学生身上。起因是因为其家长电话与我,希望我能和他孩子谈谈话——他的孩子在市里一所中等偏上的高中读书,在年底分班的考试的成绩中达到了,年级理科的第49名。而理科“未来班”(也就是我们以前的优等班)的入选是名额是前50名。而进入“未来班”需要交2700多买一部平板电脑,和每个一次信息费100元。而该孩子家庭比较困难,现在他的孩子不想读这个未来班。
我准备和这个孩子谈话的时候,心里有几个猜想:1、这个孩子是个懂事的小朋友。考虑到家庭的经济困难,放弃了好的学习资源。2、这个孩子是一个不自信孩子,有“在未来班也是垫底,没有用。”3、这孩子自傲,觉得自己在哪都可以学好。没必要去未来班。4、因为友情,爱情,亦或同学间消极的思想。
带着我的“成见”我与孩子见了面。刚开始我和孩子并没有直接聊这个话题,而是和他玩游戏。一种叫“31点”的游戏,毕竟我玩这个游戏好几年了,他赢不了我。这就在他心里植入一种“权威、能力者”的形象,为我们之后的聊天打下了基础。以下是他给我的原因:
在“未来班”我会跟不上,我们试上过几节课。他们的进度和课程的深度都和现在班学的不一样,而我现在学习力在普通班正好勉强跟上。要是到了未来班,跟不上进度会得不偿失。
听过小兄弟的表述,让我觉得眼前一亮,这个孩子能对自己有如此准确的认识。那么我的疑虑也来了。他是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还是真的这么想呢?我随后和他聊了他对各科的看法(我事先已经对他各科成绩有了了解)。发现他对各科的看法也符合我对他的实际判断,很客观。那么这个孩子的选择没什么问题。
一般的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我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既然对自己有一个那么清楚的认知,那么他的进取心和对自己期待是怎么样的呢?”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进取心和目标,决定了他今后能达到的高度。一个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能力再高,也会被自己限制。之后我们的话题就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着。
我问了他的理想,他说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实话,一个很官方也很...正能量的理想,同时也是一个很虚幻的。如此的理想肯定了他走不了歪路,但是如此虚幻的理想,也会让他在未来的路上遇到更多的迷茫。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有可能让他产生“将就就好,不需要太努力,遇到过不去的地方,能过就过,不能过,绕开就好”。这类思想不是不对,而是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在之后的的交谈中,也证实了我的想法。以下是我们的谈话:
我:你觉得“未来班”是不是一个优质学习资源?
他:是
我:那你觉得怎样一个人,才对社会贡献最大?
他:不知道。
我:那么我说,学习越好,能力越大,就能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你认同吗?
他:认同。
我:那“未来班”这个优质学习资源你为什么要放弃呢?
他:我如果学习跟不上,那么这个所谓的优质学习资源,对我来说并不是优质学习资源,反而是负担。
我:基于你现在的情况,你说的很对。那我们换个角度想,是不是要优化你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能力?
他:那我如果学不好,跟不上,那不是落后人家更加多?
聊到这里,我理解了这孩子眼中的世界,也了解了这位孩子家长的眼界。孩子的世界观受到家长言行举止而影响。我想通过短短的几小时来打开孩子的思维,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只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也许这颗种子永远不会发芽。但也希望,它在未来的某一天,接收到更宽阔天地的阳光。
最后我给孩子留了这么一段话“我们每个人出生后都是一团迷。他不像游戏,智力,力量,敏捷等等都由数据表现出来。但有一样是共通的,我们需要经验升级,才能去打更高级的“怪”,爆更高级的“装备”。这里的装备换到现实,可以理解为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加称心的另一半,亦或你想要去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这些“怪”呢,它们是你现在和将来遇到的所有难题,有些“怪”是BOSS,有些“怪”是精英,而有些怪是小怪。杀死它们所得的经验数量和装备等级是不同的,经验数量和装备等级又是你成长速度的保证。就算第一次打BOSS时候阵亡,那你应该去打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每次都去总结经验,在什么地方卡位,怎么走位,怎么配合。那么这个BOSS打败了。拿着从他身上得来的装备和经验,去更高等级的地方,去征战更广阔的世界。要不然大家都是25级了,你同样是25级,但全身是10级的白板装备。PK打不过人家,打副本人家不要你。你又要脸,去10级地图打怪,又有一群比你等级低的嘲笑你,人家10级就一身橙装,分分钟秒杀你,你多丢脸。所以,在你等级低的时候就应该去挑战高难度的事情。一次做不好,两次,三次,直到做好为止。这样等到长大以后,才能做到被人需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知看了我这篇文章,家长有什么想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