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1975年
对于近代社会——劳动社会的批判
人自达尔文以来,就希求并且也实际正在退化到自己想象中的祖先所属的物种。
谈起指出近代社会的现状与当初设计理念之间存在矛盾的思潮,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出,近代社会的框架,资本主义是孕育贫富差距的结构,并寄同时实现自由与平等的希望于共产主义社会。
汉娜.阿伦特则从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于近代社会展开了批评。她从劳动、工作及行动三个方面,规定了人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批判近代社会。
阿伦特批判的重点在于,近代社会以劳动社会的形式发展,压抑了工作及行动这两个使人成为自由存在的必要条件。
毫无疑问,阿伦特是最为优秀的政治学家之一。她在人的境况中展开的构想也是本质性的。但是以德语为母语的阿伦特,使用英语写成的本书,绝非易读之作。让我们摘取其中重要部分,一起来确认阿伦特的核心论点吧。
人的三个条件:劳动、工作、行动
在阿伦特看来,人具有三个条件,劳动、工作及行动
劳动是维持生存的活动,人之所以劳动,是为了生产出维系生存所需的物品。
工作与人的非自然性有关,我们一般认为工作就是劳动,但是,阿伦特语境中的工作是指制作活动(建造、工艺)。艺术作品,阿伦特所用的工作也是此意。
行动与人的附属性有关,行动指人在公共空间发表的言论,是政治的条件。阿伦特认为,人的自由就在于行动。
劳动——因必然性遭受奴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劳动的含义,阿伦特认为,劳动的本质是人因必然性而被奴隶化。
劳动意味着被必然性所奴役,而这种奴役内在于人类生活的条件中。因为人受到生命必需品的统治,他们就只能通过统治那些由于被迫而服从必然性的人,来赢得他们的自由。
人为了维系生存,需要满足种种条件,不饮水吃饭,人就会饥渴而死。人类在历史上学会狩猎采集也是为了满足必然性的要求。
然而,近代以后,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劳动工具在极大程度地得到改良,机械问世。
随着机械登场,人不再需要自己辛苦劳作,阿伦特认为,这也许起初听像是好事,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劳动不再痛苦,人也就无法从中切实地体会到人受制于必然性。因此,渴望自由的动机也被削弱了。
结果,在本质上只能用于消费人通过劳动获得的财富的“闲暇”,成了近代社会的社会问题之一。
在闲暇中被消费的对象,不限于衣食住等保证劳动的基本条件,还可以是工作的产物。闲暇使全世界的所有物品都变为其贪婪消费的对象,使人疏远能令其切实体会到自由的“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6569/857cc5c9ae3fe2b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