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就想重新配一副眼镜了,可一直迟迟没有行动。我现在日常戴的不是两年前配的那副知名品牌的眼镜,反而是大学城校园边上一家不知名老店,说是不知名,其实也已经开了有近二十年了,细细的黑色边框都被我戴的有些地方都掉了漆。记得我闺蜜曾问过我为啥不戴那副大牌眼镜,我回她“我也想呀,可架不住戴起来耳朵和鼻梁疼。”“那干脆扔掉重配一副算了”“可她足够贵,我舍不得。”
确实,眼镜太贵,我多次再需要出席比较正式场合的时候戴上这副大牌眼镜,可一结束活动,就立刻从包包里拿出旧眼镜换上。时间久了,我就干脆那副旧眼镜戴到底了。闺蜜笑话我不是说做筋骨就是强制自己保持清醒,太舒服容易躺平吗?我正色回答她“衣服还可以,眼镜绝对不行。”她眼睛好,没这烦恼,我就不同,眼镜是刚需,从我十二岁就悍在了我脸上,忍受不了不合适的眼镜压地耳朵痛,我还专门给这种痛命名“眼镜痛”。懂的人都会懂。
前些天去妹妹家,看到她换了一副新眼镜,左看右看都好看,试戴了一下,镜框轻若无物,而且定做的近视远视一体镜片并没我想象的那么让人头晕目眩。这样的美好体验一下子就把我种草已久的心勾起来了。正在这时,可巧朋友圈里有位江苏朋友正好发了在丹阳眼镜城配镜。他我是了解的,也是高校同行,而且一直以来都很精致讲究。立刻,我私信给他,问他这么便宜的价格是不是都是假货?品质能有保证吗?他秒回,说“来吧,你绝对不会后悔,我这次去,把一家子的眼镜都配了,节省下来的钱都够更新一个最新款华为手机了。我把我买的店推送给你吧。”
我立刻加了朋友推荐的店家的微信,按着我妹的验光数据和她的眼镜镜框、镜片品牌发给店家,店家回复的报价简直震碎我的预期,是我妹在杭州配的眼镜的价格的1/4 。立刻,买高铁票,在杭州降温后的雨天,我一个人,直奔丹阳。
两个半小时的高铁,我路上开始刷小红书、抖音、知乎、微博,了解了丹阳眼镜城的各种配镜攻略。在到站前,我基本已经了解个大概了。这么说吧,如果要买品牌镜框,眼镜城的吴良材可以放心购入,只不过价格并不算是特别实惠。毕竟,你人都已经到丹阳了,那就应该选品质而不是品牌。至于镜片,这水可就特别深了。如果眼镜度数特别深、还有散光等特别的需求,蔡司、依视路是最好的选择,在杭州最多七折,还得看是搞活动或者店庆时才能遇到。在丹阳,品牌镜片的优惠幅度那就是特别特别让人满意了。在到站前,我就根据自己的眼镜情况,初步想好了配三副,也就是近视镜、近视变色太阳镜和近视老花一体镜。虽然说是在各方大佬的经验基础上做好了自己的攻略,可我依然对能否满意而归心存疑虑。毕竟,一直以来我的消费理念是,别的都可以凑合,眼镜这种刚需还是要买好的、贵的。我的心理价位还没有低到那位江苏高校同行私信给我的价位,说真的,我将信将疑。之所以会执行力这么强,立刻买高铁票前往,确实是好奇+冲动+正好有空的结果。
出站后,按照抖音的视频指示,我很快就从南出站口出来,看到了丹阳眼镜城。朋友推荐的是老店,也很大,豪克眼镜,远远就能看到。我先整个市场从一楼到三楼逛了一圈,也到吴良材去瞅了瞅。人很多,也有很多店家热情招呼我。我按照自己高铁上做出来的攻略和好评度比较高的几个店家一一重点去看了看,最后锁定了一家。店主很实诚,给我仔细验光后,否决了我一体镜片想用蔡司和依视路的要求,认为我的眼睛现在处于老花变动期,而且有很多人对于一体镜片是不适应的,如果真的不适应那就太可惜太浪费了。在配镜片度数时,老板给我反复试戴,让我戴上插片在市场里逛了至少10分钟,确定不晕、地面瓷砖没有出现曲线后才定下度数。而且在确定主用眼后先后四次确定我的瞳距。至于选镜框,反而对我来说是最快的,我要纯钛镜框,端庄简约,和我以前的眼镜风格一脉相传。而变色近视墨镜则也被否决做蔡司和依视路了,老板说利用率不高,而且半板材半纯钛的镜框才75元,没必要用这么高级的镜片。如果这次配的三副眼镜都很满意,过段时间再配高级品牌镜片也来的及。好吧,就这样,花了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把我的三副眼镜安排得明明白白。至于价格嘛,我都不好意思说。反正,如果不是自己身临其境,我是不会相信不会配的。在等配镜的功夫,我打车去了附近的吾悦广场,点了杯咖啡,打开随身带的平板,悠哉悠哉。
这时,一个在出差的朋友微信问我有没开学?我说没有,在丹阳配眼镜呢。他说“你还真能找地方,丹阳可是全国最大的眼镜批发市场,丹阳高铁站就是为了眼镜城建的。而且作为丹阳的支柱产业,眼镜的质量还是相当有保证的。”“啊?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为啥不早告诉我?让我白花了这么多年冤枉钱?”“我是负责招商引资的,当然知道了。我看你这么讲究,用的都应该是品牌货,哪里会看得上丹阳眼镜呢?没想到你也消费降级了?”
“什么消费降级?从来就没有消费升级过。我现在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性价比。品牌?那也是为了质量服务的,对不?”
“ 哈哈哈,很对!丹阳眼镜,大放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