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坚强,是对男孩最大的伤
男孩从小被寄予了养家的担当,也因此,从小承载了父母过重的成长期望,仿佛男孩一掉眼泪,就成不了男子汉,仿佛逼孩子忍住眼泪,才能让他们坚强成长。
然而,很多父母却忘了,男孩首先是“孩子”,其次才是“男孩”。每一个不被允许哭的孩子,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
专家曾指出:孩童时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抑郁。
从脑科学的研究发现,男孩的大脑神经连接优化重组晚于女孩,因此相同年纪的男孩,其语言表达能力要弱于女孩,心智也要晚于女孩。
对应到生活里,我们会发现,幼龄段的女孩相对口齿清晰,表达伶俐,对于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或其他未被满足的需求,她们大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清楚,从而得到父母的理解,满足心愿。
但同样的情况落在男孩身上,男孩相对无法用精准的语言表达,一旦他们说不清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启用身体语言,哭、闹、行动……这些父母眼里无理取闹的状态,却其实是男孩努力表达的语言信息。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读不懂男孩的心声,男孩的表现反而会被安上“不乖”的标签,从而遭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粗暴”教育。
说不清的男孩,明明心里感受到委屈,还需要承受父母“不许哭”、“不许闹”的禁令,男孩的成长标准堵住了男孩的情绪发泄口。无法释放的负面情绪积压在男孩心底,它不会因时间而消失,只会不断积累在心底。
那些从小“不允许哭”、“必须坚强”的男孩,从小学会了习惯性压抑内心的情感表达,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有的不允许,都会在一个瞬间,以另一种形式爆发,或抑郁,或一击崩溃而爆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