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坐高铁去其他城市讲课,上车找到自己的位置时,看到那里已经有人坐着了。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妈妈,可能前面几站这个位置是没人的,所以妈妈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也就是我的座位),孩子靠窗坐着。小桌板和座位上到处都是东西。我四面看了看,想着如果有空位可以坐,我就不打扰她们了。可是我上车这一站是大站,我上来的也晚,上车后就没有空位了。
我走过去还没有说话,那个妈妈就明白这是我的座位了,所以她迅速起身给我腾位置。我还说了一句,不必着急。可是妈妈还是挺着急的,她直接对孩子说:起来!孩子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坐着没动。妈妈一把扯过孩子,自己坐下去,同时又把自己和孩子的东西都划拉到自己的那一边。这样的场景很慌乱和焦虑,我虽然有了座位,但是并不舒服。
孩子也不舒服,她喊着要自己坐。妈妈“恶狠狠”地问孩子,那我坐哪里?我坐地上?于是孩子“恶狠狠”地瞪着我这个“侵略者”。我也很无奈,我能说什么?和小孩子解释这是我的座位?解释你的妈妈只买了一张票?
一路上孩子都不痛快,各种找别扭。一会儿要去一次洗手间,我就得站起来让开,她似乎就胜利了。只要有机会,孩子就要用眼神“骂”我一次。而妈妈,始终也没有跟孩子说清楚是什么状况。
如果妈妈在一开始就和孩子说,因为没有给孩子买票,所以娘俩只有一个座位;在旁边座位没人的时候,告诉孩子妈妈是暂时坐着的。提前告诉孩子,如果这个座位有人了,妈妈就要抱着她坐同一个座位……我觉得这个将近六岁的孩子是不会有这么大的情绪的。
可能妈妈觉得这些都是常识,可这是成年人的常识,孩子不懂,自然会有情绪。妈妈可能也有情绪,所以并不能好好和孩子解释,于是氛围就这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