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妄图武装侵吞东三省。对于这段历史,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因不抵抗政策而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但事实上一枪不放就撒腿跑路的那位大少爷,从来都代表不了黑土地上的三千万乡亲父老,他们对侵略者的抵抗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且一直持续了14年之久。
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江桥抗战,掀起了东北大地上的抗战大潮九一八当天,时任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将军就打响了东北抗日的第一枪,紧接着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更是十四年抗战中的首战。再此后东北义勇军在白山黑水间遍地开花,兵力一度达到数十万之众——这些曾经的土匪胡子、东北军残部、农民、工人、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或许取得的战果不值一提,但却实实在在的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我们民族新的长城,至今仍激励着一代代的国人。
所以我们的国歌才叫《义勇军进行曲》。
但实事求是的讲,在敌众我寡、外援近乎断绝的情况下,东北的确不是个打游击战的好地方。
在如今网络上盛行的南北之争中,关于寒冷有北方的物理攻击和南方的魔法攻击孰强孰弱之争。当然在有暖气火炕和羽绒貂皮加持下到底哪方更胜一筹,我也说不清,可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呢?魔法攻击可能会让人生不如死,但物理攻击之下是真的会死人的……
动辄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加上终日呼啸不绝的寒风,还有永远比生命更稀缺宝贵、从来都填不饱肚子的粮食,使得东北抗联由最盛时的数万人到抗战胜利前仅存千余人。而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牺牲在侵略者的枪口下,而是在饥寒交迫之下倒在了茫茫雪原中。
我父亲采访过一名抗联老兵,曾跟着队伍在山林中打了3年的游击后跑回了家。面对质疑,他只会喃喃的自语真是熬不下去了,那不是人过的日子呀……面对着老人残缺的脚趾和耳朵,父亲告诉我——这不是逃兵,而是英雄。
东北抗联是二战中作战环境最艰苦、战斗意志最顽强的一支铁军“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正是高唱着这首《露营之歌》,那些冻掉了手指、脚趾和耳朵的抗联将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可是结果呢?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杨靖宇战死,第2军军长王德泰战死,第3军军长赵尚志战死,第4军军长李延平战死,第6军军长夏云杰战死,第7军军长陈荣久战死,第10军军长汪雅臣战死——在抗联前期改编的11个军中,除了第8、第9军军长谢文东、李华堂叛变,第11军军长祁致中被误杀外,只有第5军军长周保中活到了抗战胜利。
当一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们都近乎于团灭,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场残酷而又绝望的抵抗?
可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黑龙江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一棵大树。大树上面的一截树皮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人揭掉,刻下了这样一行令人热血沸腾又心酸不已的大字: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甭管是远古还是现今,我们中国人除了敬畏祖先外最惦念就是下一代,“苦谁也不能苦了孩子”近乎成了一种执念。今天的父母们为了自家的神兽,在焦头烂额的为了学区房、重点校和补习班而打拼。可就在并不遥远的90年前,我们的爷爷、太爷爷们最大的心愿却仅仅是让他们的子孙能好好的、有尊严的活着——不至于因为吃了一顿大米饭就进了“笆篱子”(东北方言,意为监狱),不至于无缘无故的就被异国的矬子拿去当了练刀的靶子、莫名其妙就吃了枪子。
年纪大了,看到这样的文字就忍不住眼热心酸所以他们把心愿刻在了大树上。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01
当然近现代史不是我的菜,说多了容易挨收拾,所以继续写古代。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部逼近咸阳,秦王子婴被迫出城“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至此一统天下仅15年的大秦王朝灭亡,那些世代繁衍生息在关中大地上的秦人们再一次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只是没人认为选择权能落到他们自己的手中。
甭管因为啥,秦汉时期的关中汉子就是天下最猛,谁也没法比对于眼前的局面,秦人们的心情是极端复杂的。
秦国能扫平六国,固然是因为始皇帝雄才大略、王翦们能征善战,但最根本的还是秦人们数百年如一日,不断的将含辛茹苦养大的子弟和胼手胝足种出的粮食一次次的送进近乎永无尽头的战场。本以为天下一统了、秦王称帝了,这样苦难的日子就该终结了,谁知等来的却是变本加厉——赋税越来越多,徭役征发得越来越频繁。更要命的是,始皇帝出兵30万北逐匈奴、60万南征百越,他们的父兄子弟一头扎进无边的大漠或是魔鬼般的丛林,谁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
所以秦人们疲惫了,更厌倦了这样没完没了的苦难。所以当秦末烽火再起时,不到20年前还无敌于天下的大秦铁军突然间就变得弱不禁风,被各路叛军如摧枯拉朽般打得落花流水。否则刘邦哪能这么轻易就进了关中?保证被揍得他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现在刘邦还是来了,秦人也在观望。话说号称“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三家注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的关中汉子哪怕今不如昔,也不是白给的。一个处置不好,刘邦怎么进的咸阳,就得怎么被撵出去。
幸好刘邦是个聪明人,不但尽废前秦苛政,还与秦人约法三章,彻底收获了人心。
刘邦用约法三章,彻底赢得了秦人的信任和效死不过此时的刘邦还不是后来的太祖高皇帝,能够说一不二的唯有西楚霸王项羽。说起刘项这俩死对头,后人大体的印象就是项羽是个真英雄、好汉子,而刘邦更像个泼皮、小人。可事实上真要论起治国安邦的本事,项连刘的一根小指头都赶不上。
别的不说,就看项羽把刘邦撵出咸阳后都干了些啥: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项羽的烧杀劫掠彻底激发了秦人骨子里剩下的最后一丝悍勇。
后人说起楚汉争霸,总愿意将功劳记在汉初三杰的头上。事实上当刘邦一次次的被项羽打成狗之后,坐镇长安的萧何却总能变戏法似的给他送来更多的士兵、军械和粮草。项羽打的胜仗越多、杀的汉军越多,刘邦的阵营的就越壮大、越精锐,这种仗怎么可能打得下去?
历史上的大魔导师只有一个刘秀,萧何还排不上号。那么他是凭什么一次次的上演这么神奇的一幕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已经变得疯狂的秦人——他们受够了秦王,如今又被项羽刨了祖坟,所以只能选择无条件的去信任刘邦,并愿意为他去赴死。
他们宁可自己去死,也不愿子孙再过这样不是人过的鬼日子。
所以即便没有汉初三杰,项羽也打不过刘邦,这个结局早在约法三章和西屠咸阳时就已经注定。所以与其说是刘邦再统天下,不如说是那帮关中汉子把他们父辈干过的事情重复了一遍而已,同时也向那帮六国余孽们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项羽与其说败给了刘邦,不如说输给了悍不畏死的前秦遗民一群最没有选择权的人聚集在一起,最终决定了天下的归属。
然而这回支撑他们去战斗的理由却没了前一次的大气磅礴,显得那样的卑微。
就像,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02
网络时代流传着许多关于历史的谣言,其中之一就是被当成汉人救世主的冉闵。
而说到冉闵,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那道所谓的《杀胡令》:
“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冉闵确实下过上述三道命令,但《杀胡令》是后人总结并命名的。而冉闵之所以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其实也跟匡扶正义、拯救同族什么的没多大关系,更谈不上是民族英雄,纯粹就是为了一己之私。
冉闵是一时豪杰,但说到民族英雄就过了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人。因为父亲的缘故,身为一介汉人的冉闵打小就被后赵皇帝、羯人石虎收为养孙。再加上冉闵既长得高大雄壮又聪明多谋,所以石虎非常宠爱他,将其当做亲孙子看待。
所以冉闵有着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只可惜在当时的北方,能得到石虎这样恩宠的似乎也只有一个冉闵,其余的汉人和其他各族百姓几乎统统生活在地狱。
刘聪、石虎、苻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三大杀人恶魔,其中石虎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戮和淫乐。他曾下令搜罗全国20岁以下的少女近4万人充入后宫供其享乐;而为了容纳这些少女,他又征发各族百姓16万筑华林苑,死者数万;驱汉丁40万营造洛阳、长安二宫,死者盈野;征伕70万修林苑甲兵,死者近七成;后赵军队出征不携军粮,就地掳掠各族少女,称之为“两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宰杀烹食;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路边的树上吊满了百姓的尸体,城墙上挂满了人头,荒野里的尸骨则被做成“尸观”以恐吓世人,连野兽都因为厌弃而不再吃人肉。经过石虎的血腥屠杀,北方人口锐减,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地步。
不仅石虎如此,他的儿子们也没一只好鸟。尤其是长子石邃,残忍荒淫更胜其父:
“邃自总百揆之后,荒酒淫色,骄恣无道,或盘游于田,悬管而入,或夜出于宫臣家,淫其妻妾。妆饰宫人美淑者,斩首洗血,置于盘上,传共视之。又内诸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赐左右,欲以识其味也。”(《晋书·卷一百六·载记第六》)
这样的恶棍人人皆可诛之,但唯独冉闵不行,因为他独领石氏之恩而未受其害。那么人家就是满身正气、偏要大义灭亲行不行?当然可以,但问题在于冉闵压根就不是这样的人。
石虎父子是杀人恶魔,冉闵则是帮凶石虎父子为害天下时,最得力的帮凶就是冉闵,因此也备受赏识,不断的加官进爵。而且后来满嘴“杀胡”的冉闵在面对同族也毫不留情,尤其是咸康五年(公元335年)的邾城之战中,他将晋军杀得尸横遍野后仍不满足,还将侥幸存活的残兵逼入江中活活溺死,场面惨不忍睹。
史书中虽未详细记载冉闵的暴虐事迹,但在那个黑暗恐怖的年代,能令人“莫不惮之”的人物,哪个不是杀人如麻的货色?
“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密斋笔记·卷二》)
那么冉闵为啥突然就叛了,而且还视昔日恩人如仇雠、一口气宰了石虎的5个儿子(也是冉闵的叔辈)?不仅如此,他还下了一道《杀胡令》,一转眼就成了汉人的大救星?
原因很简单,都是因为贪欲。
随着官爵和权势的增长,冉闵的野心也在不断的膨胀。尤其是石虎曾亲口许诺让他当太子又反悔后,史书中关于冉闵“甚失望”、“益有恨色”(《晋书·卷一百六·载记第六》)的记载便比比皆是。最终贪欲战胜了恩情,他抄起刀子尽诛石氏,自己当上了皇帝。
当皇帝简单,想坐稳却很难。尤其是后赵已经立国30多年,朝中文武百官、甚至冉闵麾下的军队中都遍布着羯人。现在冉闵将其老大全家灭门了,他们难道会很高兴?说不定改天就打着替主报仇的借口将冉闵干掉,他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冉闵杀胡,唯一的目的就是稳固自己的权势为了消除隐患更为了坐稳帝位,冉闵必须解决掉邺城(今河北临漳)内以羯人为主的胡人势力。因此他先是试探性的要求解除城内的胡人武装,结果“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然后他又假作大度,在城中解除戒严,要求顺从者留下、不服者离城,结果“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这下冉闵彻底分清了敌我,马上翻脸不认人,下令杀胡。猝不及防的羯胡不分老弱妇孺,在一天之内就被杀成了尸山血海:
“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讲了这么多,似乎离题万里,其实并没有。虽然我一向不认为冉闵是个英雄,但在他亲手掀起的那场祸乱中,还是不乏英雄的,比如说上面引文中曾一笔带过的那些“赵人”(后赵称羯人为“国人”、汉人为“赵人”)们。
五胡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残忍的一幕,对于我们民族带来的屈辱其实远过于清朝末年。但对于那些面对冉闵杀胡诱惑的赵人们来说,他们本来有着其他的选择。
在前赵匈奴刘氏和后赵羯人石氏的统治下,赵人确实过得生不如死。但在石勒、石虎执政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毕竟羯人的人口实在太少,石氏叔侄要想长治久安离不开汉人的支持。故此他们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比如拉拢和优待士族等等,虽然不时仍会受到压榨和屈辱,但大多数赵人在理论上还是能苟活下来的。
而且当时东晋政权孱弱不堪,在北方更是夷狄横行,汉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哪怕是冉闵篡位称帝,仍被前秦、前燕、代国、段齐等异族政权团团包围并遭受到猛烈的围攻,存国不足三年即亡。事实上北方汉人还需要再煎熬200多年,直到一代大帝杨坚崛起后才能真正的扬眉吐气。
在不肯臣服于同族东晋的前提下,冉魏根本毫无前途和希望可言那些大部分可能连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赵人们可能没有这样的见识,但是他们的绝望和愤怒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羯人杀死了他们的父兄,侮辱了他们的妻女,奴役他们的子孙……撰史的士人们可能不屑于为他们的反抗浪费笔墨,而他们可能的反抗对于武力强大的羯人来说就像个笑话,但是当无论居心何在的冉闵振臂一呼时,无数因为仇恨和绝望的赵人们义无反顾的举起了手中的刀枪。
杀胡一时爽,可血腥的报复转瞬即至——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前燕围攻邺城,赵人们哪怕在“邺中饥,人相食,(石虎)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的绝境下仍不屈服。最终慕容评收获的除了冉智等一众王公大臣外,只剩下一座死亡之城。
然而赵人并未死绝,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仍在那片故土上生生不息。而在五胡之乱中为祸最剧的羯人却没这个运气,自此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不过他们残余下来的最后一支武装,在200年后为北朝所不容,却被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所接纳——这是又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这支羯人军队不久后发动叛乱,不但将富庶繁华的江南杀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还将萧衍围困在台城活活饿死。
这就是侯景之乱。不知当年在邺城杀羯胡的赵人九泉有知,会做何感想。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真正一心一意为了复仇而杀胡的,不是冉闵,而是羯人口中的“赵人”。虽然因此招致了更大的灾难,但至少他们拿自己的命抗争过。
在冉闵的杀胡令下,死的更多的还是赵人们就像,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03
说起南宋那些抵抗异族、拼死报国的民族英雄,我们很容易想起岳飞、韩世忠、孟珙、吴玠、吴璘、余玠等名字,但谁听说过魏胜?
大刀魏胜,是我心目中的两宋第一猛将魏胜,字彦威,淮阳军宿迁(今江苏宿迁)人,出身农家,似乎没怎么正经上过学。在两宋那个士大夫能跟皇帝共治天下的时代,魏胜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前途,他注定的命运或者是被官府豪族压榨到一无所有,或者是在不甘之下成为方腊、宋江式的人物。
但是一场靖康之变改变了魏胜的命运。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随着汴梁的陷落,女真人的马蹄一路南下,很快踏上了魏胜家乡的土地。而在这些异族侵略者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下,愤怒和复仇的念头逐渐在年仅7岁的魏胜心头滋生,于是他在10年后应募从军,成为了名将韩世忠军中的一名弓箭手。
然而世间最让人痛苦的事情就是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在宋高宗赵构和秦桧这对君臣的操作下,岳飞含冤被杀,宋金达成和议,韩世忠部驻扎的楚州(今江苏淮安)被割让给金国,只得移防镇江。心有不甘的魏胜因此离开了韩部,继续隐匿在当地寻机抗金。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时机终于成熟——魏胜趁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之际,聚三百忠义之士直取涟水,又设计夺取了重兵把守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之后魏胜自领知州事,号令周边诸县来降,令之所至,莫有不从,一时间风头无两。
于是就有人眼红了、心酸了,比如理论上魏胜的上司、当地的“帅守”。面对严重缺乏兵甲、粮草等物资的魏胜的求援,帅守置若罔闻。这支完全由民间自发组建的义军在某些大宋官僚的眼中,有还不如没有,即便被金人灭了也不值得同情和可惜,反倒是替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靖康之变是个汰金留沙的筛子,有骨头的或死或俘,跑到南方偏安的大都是渣滓同根同种的大宋朝廷不管,魏胜只好把主意打到女真人头上。于是他派遣左军统制董成攻打沂州(今山东临沂),以千人之军斩敌首三千并劫取甲器数万,于是魏胜麾下的忠义军鸟枪换炮,成了江淮流域各方势力都不敢小觑的一支强大武装。
这就引起了完颜亮的主意,派遣万余大军攻打海州,结果反遭魏胜伏击,斩首千人、俘虏数百。此后魏胜又转战沂州,为了解救被金兵重重包围的仓山寨,他单骑闯敌营,上演了近乎超人的一幕:
“金人袭之,胜单骑而殿,以大刀奋击。金人望见胜,知其为将也,以五百骑围之数重。胜驰突四击,金阵开复阖。战移时,身被数十枪,冒刃出围。金兵追之,马中矢踣,步而入砦,无敢当者。”(《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对这样勇猛如同天神的魏胜,我想最恰当的评价就是《新三国》中老曹的那句“我本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勇猛,这是谁的部将?”
魏胜转战海州、沂州,一次次的瓦解掉金军的攻势,使得完颜亮不得不分兵布防,不敢全力南下,这就为虞允文取得采石大捷创造了极佳的机遇。同时,江淮一带的金军屡遭打击,对魏胜畏之如虎,甚至到了只要远远的看到打着“山东魏胜”字样的旗帜就望风而逃的地步。
魏胜的骁勇威猛唯有在小说、影视剧中才能看到这下子所谓的“帅守”再也压制不住魏胜的名望了。尤其是在完颜亮殒命、金军全部北撤之后,南宋朝廷对这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更是垂涎欲滴,欲将其据为己有。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魏胜这个自封的海州知州被撸,镇江御前同统制魏全取而代之,同时还调来山东河北路安抚使贾和仲部与忠义军合兵。面对贾和仲肆无忌惮的收买、拉拢部下,魏胜据理力争,反被指为心怀异志欲独占军权,被罢去山东路忠义军都统制等官职。次年,宋金再次议和,魏胜为之奋战牺牲的海州再次被割让给金国,他被调任楚州知州,受淮东路安抚使刘宝的节制。
然而在刘宝的手下,魏胜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改变,不但其旧部大多被调走,还只划拨给他坐镇的清河口(今江苏淮安青浦区)极少的兵马,根本不足以固守。
为啥魏胜总是这么倒霉?原因很简单——假设在某个单位充斥的都是笨蛋和混子,突然间来了个新人,而且还是超级能干的业务小能手,你觉得那些旧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大概率是往死里祸害新人。
换成我们是魏胜,可能早就心灰意冷或是自暴自弃了吧?可是他没有。魏胜之所以是一位英雄,就在于始终未忘初心,那就是保卫家乡父老,与女真人拼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清河口遭遇金军重兵围攻,仅在40里外的刘宝不肯发一兵一卒救援。面对绝境,武力超群的魏胜本来可以重演仓山寨单骑闯敌营那神奇的一幕逃出生天,但他只留下一句“我当死此,得脱者归报天子”的遗言,最终战至力竭而死,年仅45岁。
魏胜死前周身插矢如猬,恍如小商河中的杨再兴相比岳飞,魏胜更像个绝望的英雄。从始至终他都得不到任何支持,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拼搏,虽百折而不挠:
“魏胜崛起,无甲兵粮饷之资,提数千乌合之众,抗金人数十万之师,卒完一州,名震当时,壮哉!然见忌于诸将,无援而战死,亦可惜矣。”(《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纵然被全世界抛弃,哪怕被自己保卫的人背叛亦壮心不改。
就像,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04
换成我是魏胜、秦人或是赵人应该早就在绝望中垮掉了、放弃了。那么还有没有比这些更可怕的绝境?
当然有。比如中国人最在意的忠孝不能两全时,那真是生不如死。
再说回到抗联。
第1军是东北抗联的精华,第1师又是1军的头等主力,作为师长的程斌是军长杨靖宇最得力的助手,能力自不必说,著名的摩天岭大捷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至于忠诚,本来也是没啥问题的。日伪曾多次对程斌展开针对性的诱降工作,但均无效果。他的部下、3团团长侯俊山曾打算率部下山投敌,被程斌发觉后二话不说,立即将其枪决。
1938年7月,程斌率师部和保安连在孙李沟(今辽宁本溪县碱厂镇)被日伪军200多人包围。这本来也没啥了不起的,比这更危险、更困难的战斗程斌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没人觉得他会在这里阴沟翻船。
然而日军的“长岛工作班”绑来了程斌的母亲和哥哥。
当哥哥程恩第一次上山劝降时,程斌说忠孝不能两全,勿须废话。但当程恩第二次上山且劈头就问你是要抗日还是要妈时,程斌崩溃了,说要妈,然后率部投降。
叛变后的程斌变成了一只疯狗。他所组建的“挺进队”成为日伪剿杀抗联的大杀器,还亲手将杨靖宇逼入了绝境。
当然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我想问的是,要是面对程斌同样的绝望,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对于使得一手好键盘的喷子来说,这就是一道送分题;可对于一个稍有理性的人而言,这就是一道送命题了。
对于程斌我们在痛恨唾弃的同时,会不会还有别的感慨?那么不妨继续以史为鉴。
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有鲜卑游骑万余人入寇辽西(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这就有点古怪了。话说大汉朝从太祖立国算起国祚已经超过了350年,早就不复孝武、孝宣、光武时的威风,但对付像鲜卑这样的渣渣基本上还是能一巴掌一个、来几个就拍死几个的。所以往常就算鲜卑人出来抢劫也不敢如此大张旗鼓,这回莫非是吃错药了?
鲜卑人穷得要命,吃不起药自然也就不会吃错药。而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嚣张,是因为自以为手握一张王牌,那就是辽西郡太守赵苞的老母和妻儿。
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故城)人,从兄赵忠是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之一。虽然赵苞对此深以为耻并与赵忠断绝关系,但仍不可避免的受到非议,这才跑到辽西这样的边地躲清闲。
可惜他光顾着不让人戳脊梁骨,却忽略了边地的危险。结果赶来跟赵苞团聚的亲人们在柳城(今辽宁朝阳)被鲜卑人劫持了。
赵苞麾下有2万步骑,要全歼鲜卑游骑可能有些困难,但将其击溃、打跑就跟当爹的揍儿子一般轻松。可是当他的老母妻儿被推到阵前时,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赵苞为人至孝,当场泣不成声,完全失去了指挥能力。而汉之太守权力极大,形同一方诸侯,他麾下的将士自然不敢自作主张。于是乎鲜卑人愈发嚣张猖狂,汉军则愈发缩手缩脚,这一仗不用打就知道结果如何了。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想必这样的千古美名赵苞不想再要一次这时赵母站出来对儿子讲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惊醒了赵苞。随后心怀义愤的汉军发动了冲锋,杀得鲜卑人溃不成军,但赵苞的老母妻儿也惨死在了战场上。
战后汉灵帝刘宏深受感动,封赵苞为鄃侯。但后者却在归乡安葬亲人后,在墓前呕血而死:
“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世人皆赞其为忠孝无双,但唯独赵苞无法欺骗自己,故以一死解去心中块垒。
同样是汉朝,不过却是在西汉时,也有一个人曾面临过赵苞似的困境,那就是晁错。
这位汉景帝刘启的御史大夫是个典型的为谋国而不惜身的理想主义者——当时人人皆知大汉朝的致命问题不在匈奴这个外患,而是藩王这个内忧。可是知道归知道,人家藩王可都姓刘,而且权势极大,谁要是沾上了这个因果,难免会有杀身之祸。
于是大家都有多远躲多远。唯独晁错不信这个邪,给刘启上了一道奏章,名为《削藩策》。
面对同僚看死人一样的目光,晁错岿然不惧。可是儿子不怕老子怕,晁父赶紧跑来劝阻,于是父子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
为了惊醒执迷不悟的小晁,老晁干脆服毒自尽。然而晁错仍执意削藩,于是人们说他不孝。
不管后世如何,想象一下晁错临死前的场景,我都替他憋屈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等七大藩王联手叛乱,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声势一时无两,大汉朝廷乱作一团。
于是所有人都指责晁错不忠,欲杀之以谢天下,于是刘启下令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
同样是背负着不忠不孝之名,赵苞死了被人一顿猛夸,晁错死了则世人皆骂。
时光越过将近1800年的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大明朝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接到了父亲吴襄的一封信,让儿子赶紧归降李自成,否则他老命不保。
此时的吴三桂还不是后人眼中的祸国大奸,相反还算个有大本事的正面人物,连他的死敌皇太极都恨不能臣之——“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吴三桂纪略》)。而且不论是跟赵苞还是晁错比,吴三桂选择的余地都大得多。
毕竟他效忠的对象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死了,理论上大明朝就算亡国了。在这种情况下小吴要是听老吴的话投降李自成,谁也没啥好说的。毕竟这种旧朝完蛋降新朝的例子在史上数不胜数,被视为理所当然之事,多他吴三桂一个不多,少他吴三桂一个不少。
而且此时福王朱由崧正在南京筹划组建小朝廷,吴三桂要是投靠过去立马就能成为忠义之士的典型,青史留名少不了,千古流芳也未可知;就算吴三桂在山海关自立为王了,其实别人也很难说他的坏话,在乱世类似的事情多了去了,还是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结果吴三桂一个转身就投进了昔日死敌满洲人的怀抱,不但惊掉了天下人的下巴,也累得老爹吴襄被李自成砍了头。
吴三桂为啥非得降清的理由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但肯定跟陈圆圆关系不大至此无论他后来又做过什么,一个不忠不孝的骂名已经跑不了了。
吴三桂的脑回路一般人搞不清,但汉太祖刘邦在面临类似选择时,绝对是史上第一聪明人。
楚汉争霸到了汉四年(公元前203年)时,形势已经对楚军明显不利。被逼到绝境的项羽干脆将此前俘获的刘邦的老爹刘煓按到了砧板上,声称小刘要是不降,就煮了老刘。
对此刘邦是这样答复的: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刘邦本是泼皮出身,人品极渣为世人所周知。所以他这个混蛋加三级的表态在别人看来就是本色演出,不但不孝且无情无义,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别忘了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对手。
项羽看似是个毫无政治头脑的莽汉,但实则却是个内心骄傲到了极点的贵族。所以刘邦很清楚,他的老爹刘煓和老婆吕雉已经被抓走两年多了,但项羽一直礼遇甚恭。这回要不是被逼进绝路了,他绝对干不出挟持刘老爹当人质的事情来。而且即便如此,被按在砧板上准备熬汤的也只有刘煓而无吕雉,原因可能仅仅因为后者是个女人。
不欺压弱小妇孺,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刘邦很可能由此就摸清了项羽的底牌,所以他根本就不怕,反过来还打算欺负欺负这个老对头。
刘邦极其聪明,尤其擅长忽悠毕竟刘邦是泼皮,项羽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嘛。
结局不出所料,项羽被气得暴跳如雷,却始终砍不下那一刀,最终还是把刘煓和吕雉还给了刘邦。
所以刘能成王,项唯成寇,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好吧,我承认我又写多了——从9月18日断断续续写到今天,已经破万字了,以至于现在连尾都不想结了。其实唠叨了这么多,我努力想让大家记住的只有一句话: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这种精神从古传承至今,从没断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