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在深圳一家餐馆吃饭,吃得津津有味,听见旁边一桌两口子在大声吵架。
内容主要是老公抱怨老婆不该做某件事,老公慷慨陈词唾沫横飞,估摸他是抓住了老婆的一个把柄,以图发泄之快。
老婆皱着眉头听着,在老公中断喝水之际说:“你对,你说的都对,但是你对了又怎么样?”
说罢,老婆转身离开,估计老公晚上回到家要遇到“跪键盘”。
那位大姐临走前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了又怎么样?”
我们往往非常计较对与错,却忘记了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里,双方的感情、对方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使你占了一万个理,却失去了爱人的心,你对了又怎么样?说话,要照顾对方的感受。毕竟,两口子的感情,远比小事的对错重要得多。
国庆放假去表哥家玩,表嫂最近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正玩得全神贯注,有滋有味。表哥是个对游戏一窍不通的人,听他说一开始是陪着表嫂玩的,但是玩了半天比不过表嫂就不玩了。他和我们说,这游戏一点意思都没有,还是看书轻松自在又有营养。我们在旁边附和。
表哥壮起胆子对表嫂说:“这种垃圾游戏就是设计给弱智玩的。”
她听完勃然大怒,晚上给我们做饭的时候放了很多盐,幸好我吃的少,否则也要跟着表哥倒大霉。
表哥或许在道理上说得没错,但是错在人身攻击破坏了表嫂的兴致。
后来表哥跟着一起玩这款游戏,好说歹说,表嫂才放过了他。
做个键盘侠很容易,做个有耐心的知心伴侣很难。说话,要尊重对方的感受。
生活或许有对错,但我们都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没有评判的权力。在评判对方,话要出口的那一刻,想想对方听到你的话会有什么感受,再决定这句话要用什么语气说,什么样的方式说,甚至到底能不能说,这就是一种高情商的说话方式了。
昨天看朋友圈,朋友拍他老婆玩手机游戏,说了句“你在玩吃鸡啊,我都没吃过鸡呢。”这句话真赞,被喂了一波狗粮。
在知乎看到一个故事,说有个人去亲戚家吃饭,恰好遇到亲戚的儿子和其女朋友,一句话夸了四个人:“你儿子跟他爸爸一样眼光好,会挑人。”
这句话好赞,看到帖子的时候我惊呼,“还有这种操作?”
会说话的人,其实表达的是对世界的善意,能让别人愉悦,也让自己顺心。说话,要体谅对方的感受。如果不清楚该怎么说话,不说也许会更好。
如果只是指出说话的问题而不给出解决思路,那么,这篇文章就只是一碗营养不足的鸡汤而已,所以文末递出汤勺。
如何学会好好说话?
首先,阅读逻辑清晰、体系完整的书籍。比如,花5小时看一本教科书——《沟通的艺术》,就可以拥有一套成体系的理念与方法。
其次,找口碑良好的专家指导。与专家交流往往能让你事半功倍,因为这些“老司机”已经在沟通领域浸淫实践多年,他们的见解往往比一个只看过书懂理论的新手要深刻得多。
最后,刻意练习,去想象场景,设计模拟对话。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过一句话,“想象力能让我们在心里演练那些尚未释放的潜能。”在与别人聊天之前,自己先尝试在脑海里构思模拟对话,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作者:杨柳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