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秋天,亚太大师高公博先生和国内考察团在国外参观考察,刚到法国,大街上,他们等车来接时,他要去洗手间,他朋友帮他看着拉杆箱,这时一名歹徒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抢他朋友手中的拉杆箱,人高马大的朋友死命抓住箱子不让抢走,正好洗手间出来的高大师参与了这番搏斗中,手都被抓破了皮,所幸在他俩的尽心维护下,箱子没有被抢走。
时隔多年,如今想来高大师还觉得心有余悸。
过年吃年夜饭时,和一年都会去美国几次的弟弟聊到这个话题,弟弟说:这个不奇怪,在美国,晚上9点后大街上就没有什么人了的。
前段时间,一位美国的男生来到洪宅,我们喝茶聊天,这位男生在温州的一个外国语学校任职,来到温州才一个多月,他说好喜欢这样的老宅,安静,有中国味。
我们聊到他在这边可习惯吗?他说他喜欢中国。
他说当他刚来时,同事们为了欢迎他的到来请他吃饭,聚餐那天玩到很晚才回。他的女同事竟然在近12点的深夜,独自走路回家,他惊讶的口瞪目呆,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在他的祖国,女生晚上不敢在大街上走路的。因为随时可能会被枪顶住,包抢走!
上个月一起去西藏的朋友,今天相聚乐清爬了老鹰嘴,回来后洪宅喝茶,这三位在法国巴黎生活了近30年的朋友说着她们在法国被抢的经历,大白天在企业出来后被三个人高马大的歹徒掐住脖子抢走脖子上的金项链,那天由于包包正好穿在了大衣里面没有被抢走,脖子上的淤青十多天才退去,头疼了好多天,报警时警察说要去隔壁片区,这边不受理。
另一位朋友车被撬开,车里的东西被抢走,她的车里放了些钱,然后盗贼竟然还等她上车把她打晕抢走包,把她扔在车旁扬长而去。
听的我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些事情貌似就在电影里才有发生。可是现在的法国就是这样的状况且国家无可奈何。

这几位在法国生活了近30年的姐姐说,接下来要准备回国了。
还是中国好,特别安全。甚至现在人文素质越来越高。
那刻,我感觉好幸福,生在这个安宁的江南小城,山绿水美,人安详。
(二)
这段时间由于某一些事情,竟然失眠,于是拿出以前做活动时的一些视频回顾,周二电波第100期的一个节目,泰炎老师和胡雁一起朗诵的“于妻书”,在他们朗诵的那个夜晚,曾让我泪眼婆娑。在这个失眠的夜,更是深深的撕扯着我的心房。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他那般的深爱着他的妻子,那时妻子还怀着他和她的第二个孩子,可是他为了国家,毅然放下家庭,离别那时多么需要他的小家,绝然投入了战争之中,而后为国殉身,为了祖国的这个大家,他、她、他们洒热血,断头颅。只为了祖国的安定富强。
在听他们朗诵时,我感慨祖国的平安来之不易,多少前辈们付出生命,才换来如今的平安,强大。那一刻忽然觉得好幸福,我生在今天的中国。没有战争、没有离别,只有安宁和谐的生活。

(三)
表妹在美国留学,她说:她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
当他得知表妹毕业以后就要回中国时,他跟表妹说:“我很羡慕你,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俩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于你是否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非得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能够被尊重。
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
因为你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表妹眉飞色舞的在说这段经历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幸福,我生在在如今的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