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到12月1日,单位组织进行了两天的拓展训练。这次拓展训练的主办方是我们领导推荐的,单位组织者主要是我。领导安排我们去考察的时候,我的潜意识里有几两个声音在说话:
"领导推荐的,再怎样还能不在这里举办吗?领导都说话了,不在这里举办,领导的面子往哪搁呀?"
“领导推荐的地方,水平差不到哪里去,考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在以上两种心态的指导下,我们对学校的外观、设施进行了大体考察,与授课老师简单见了一面,聊了聊上课内容,听介绍,课程内容设计还是蛮丰富的。学校领导说,中石化、中石油等国企单位在他们这里都举办过拓展培训,效果非常好!
在领导的面子和对对方盲目的信任下,虽经一波三折,在时间拖后了两个月、人员大幅度减少、训练场所也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两天封闭拓展训练还是开始了。
因为之前我们到学校大体考察过,所以虽然场地改变了,因为工作太忙,就没有到培训现场看。培训当天,我到宿舍一看,顿时傻了眼:培训住的地方,有两人客房间,条件较好。还有学生宿舍一样的上下铺房间,再一看人员的安排,年龄大的、级别高的安排在条件简陋的上下铺房间,年轻力壮的安排在了双人豪华间!还有,培训那两天特别寒冷,房间里只有挂式空调!
看到宿舍安排情况,我对自己有了一份自责:“应该早点看一下活动安排的场地,就不会这么被动了!”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改变,我只好跟老师商量,能不能在授课时加上关于房间安排的内容,如果设计的好,大家会认为这是课程安排的内容,这就可以帮我解围了。可惜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加了一句似乎是贴近的话题,但一句话就带过去了,恐怕只有我自己有一点点感觉,其他人并没有留下啥印象。
最奇葩的事情发生在课堂上,下面我慢慢讲来给:由于之前对具体怎样授课没有详细了解,心里有点点没有底,所以,课前,对两天课程的具体安排我跟老师进行了交流,老师表现的很从容,说由于我们临时变更了参加人数(计划是400人左右,实际只有30人左右),他的课程需要根据上课情况,发现能激发我们的“点”,从而对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当时,我心里还暗自想:看来这老师水平可以呀!能够做到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老师,水平可是不一般的,那需要相当的经验和学识才能做到!
第一天上午的授课开始了。听老师在讲台上讲了一个小时以后,我没有感觉出老师在用啥策略发现或激发我们的“点”,净讲一些空空的、人人皆知的大道理。做为组织者我稍微有点着急,下课的时候我去给老师提建议:我们这些人天天在单位最不缺的就是学习,人人都可以讲得一套一套的,缺的是那种落地的、能够激发人内在动力的内容。老师听了我的建议似乎略微有点不高兴,你放心,我只讲一上午,下午开始全是实践。于是,怀着期待的心情,下午的课程开始了。
整个做了一个齐眉杆儿的活动进行了两个小时,当每个组都完成任务结束以后,老师让每个组围成一圈,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最后让每个组出一个代表上台发言,然后就下课了,整个过程老师没有啥点评。
课后,其中一位同事跟老师交流:老师,这个活动到此就结束了吗?有没有后续的内容?在得到老师肯定的答复以后,这位同事谈了自己的感受:虽然经过两个小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是心里却没有多少喜悦。因为在活动一开始,大家都很着急,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早早完成任务,所以都很卖力,但是却事与愿违,这时候有很多埋怨指责的声音出现,被指责的人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我们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同事,如果带着这样的情绪回去,是不是不利于工作呢?是不是需要一个处理情绪的环节比较好呢?老师当时似乎没说话,现在想起她后来愤怒的表现,我猜这时在她心里已经狂风大作了!
没有人感知到老师内心的变化,大家毫无防备的开始上课了!女老师开始用别的单位做比较,说我们单位看起来素质比较高,但上课的时候有喝水的,还有上厕所的,完成任务也特别慢,真不知道是一支什么队伍……最后,她说自己是学佛的,今天就要造口业了……
整个奇葩的过程,大家目瞪口呆,我心里就像有一团麻堵在那里,只好用写字的办法分散注意力才不至于让自己爆发!我观察了一下周围:有玩手机的、有面无表情的,还有在纸上乱画的……感觉整个会场充满了要爆发的情绪!
原本打算晚上要继续上课,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果断决定:取消晚上的课程。为了给老师面子,我推说:白天这么多内容,我们晚上需要好好消化消化,就不上课了,改成分组讨论!其实我是让大家回家了!我不希望大家在受了一肚子气的情况下,晚上还要带着情绪上课,还要住在寒冷的屋子里(因为天气太冷,挂式空调根本不顶事儿)。最后只剩了我和另外三位离家远的同事留在那里。
因为房间寒冷,也由于心中有很多情绪,躺在床上迟迟睡不着,脑海里不断翻腾白天的一幕幕……于是,我干脆不睡了,把给老师、同事和我自己的话都写在了手机里后,我安心的睡着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发生了更叫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同样因为我对课程内容提了一点小建议,老师居然生气的说:
“我这个课在美国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本是五天的课你们给我压缩到两天,我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我耐心地跟老师说:两天的课时间是短,但是我们可以就一个或者两个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始有终把环节做全……
"你们这个课我教不了,算了,现在就结束吧……"
我被对方的情绪带动,也顺口说:那就结束吧!说完我立刻后悔了,结束了怎么收场呀!于是我马上缓和口气说:老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下午早点开始,早点结束……
这时,对方显然已经听不到我的话了,因为他拿起麦克风宣布:你们课我教不了,课程到此结束……
整个过程快的让我反应不过来……
看到老师去意已决,我恳请他们给我五分钟时间,让我做为单位的组织者发发言,结果没有得到允许!两位老师气匆匆走了……
大家顿时有点不知所措,有的开始离坐真的要离开。多亏我们李书记提议:老师走了,我们自己可以坐下来总结一下。于是,大家慢慢安静下来,我们30多人围成一圈,大家畅所欲言,讲一天半夜来的真实的心里感受,大家心里憋的情绪算是得到了释放。在一位同事的提议下,也是因为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为了补偿大家,下午我给大家分享了一下近年来我学习心理学的一些心得……
回忆整个过程,收获如下:
1、以后有类似的活动,不论谁推荐的,一定要了解清楚老师的背景,了解一下老师的授课水平,因为大部分领导还是希望给员工推荐有水平的老师,能够学有所获,所以领导的面子问题要考虑,但做为办事人员还是要把培训效果放在重要位置。
2、做为组织者,事前一定要到现场亲自看一下,有一些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可以提前修补。
3、我自以为自己对老师非常有耐心,口气也很平和的去提建议,但现在我明白了:在一个能量很弱的人那里,别人诚心诚意的建议他会听成指责,或对他水平的怀疑,恼羞成怒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对于能量足的人,听到别人中肯的有水平的建议会很高兴,因为有机会教这样的学生会让自己的水平提高很快,会让自己的课越来越有吸引力。
3、感慨:单位同事素质还是蛮高的,面对第一天简直有点破口大骂的老师,面对毫无吸引力的课程,面对没有重量级领导参加的培训,第二天早晨只有一位借故请假的,其他人全部按时到达上课地点。做为组织者真的很需要大家的这份支持,因为这体现了一个团队是否有集体荣誉感,体现了大家顾全大局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对组织者的尊重。
4、惊喜:通过这几年工作中举办各类活动的锻炼,通过不断的坚持业余时间学习,自己不管是理论水平,还是应变能力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以前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让我有很大情绪,面对这样一辈子都很难遇到的事情,我没有陷入自责不能自拔,而是能够快速从后悔埋怨中走出来,吸取今后举办活动需要各种营养:我的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一大截!
5、猜测带来的大部分是不那么好的结果,因为面对纷争,大部分人容易把人往坏处想:比如这件事中,我猜测领导就是看中面子的人,所以就出现了一系列不按照我自己做事方式的应对模式,因为权威在我这里是一道坎儿,领导的推荐在我的潜意识里听到的就是命令,而面对命令,我是有情绪的:领导推荐了我们必须做,不做就是不给领导面子,更深一层还有:反正是领导命令我们做的,这地方又不是我选择的,有什么问题也是领导的责任,跟我没关系。面对命令,推卸责任变得特别顺理成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