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哈利•波特》

论《哈利•波特》

作者: Sal_X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18:34 被阅读0次

    上大学以来,学了几年的文学分析方法和理论,也写过好些论文,但常常觉得自己专业太过狭窄又太过缥缈,仿佛学的知识都是为了应付专业课似的。那为什么不试试把文学研究的方法来重新审视自己喜欢的作品,解析流行文化现象呢?那就抛下讨厌的格式和引用,写一篇随笔式的评论吧。

    HP的研究其实已有很多,我没有读过研究文献,在此只是记录下一些简单初步的想法,不成系统,手头没有原著,也可能有错误,大家看着开心就好。(插一句,当年看过前四部后,买过一本《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这本书分析了小说的文化渊源,比如角色名字的内涵、咒语的含义、神奇动物的传说来源、整个HP系列的故事套路等等,可能算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研究著作之一了,对本文也颇有启发。)

    从本质上说,HP沿袭的还是传统的英雄成长故事的套路(装学术一点可以叫“母题”)。一个平凡的孩子(嗯通常是男孩子),突然有一天被召唤去了一个新的世界,经历了重重考验,习得各种技艺,(可能还包括与父亲相认,了解到自己的出身,)最终打败坏人,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成熟男人,顺便还抱得美人归。不少欧美奇幻小说都是这个套路,更早一点的模板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亚瑟王/圆桌骑士传说。从近现代小说发展的角度看,HP其实并无创新,它还是那种典型的成长/发展小说(Bildungsroman),描写主人公学习、成长的历程,只不过是换了个非现实的背景罢了。这种小说盛于十八十九世纪,至今仍然有,但变异甚多,HP还是算比较传统的那一类。

    小说技法上也并无创新:以顺叙为主,偶有插叙(比如冥想盆),时间线和情节非常清晰;有限的第三人称叙述者,能够窥见哈利的所有心理,但无法进入其他角色的内心(偶尔除外,比如描写英国首相与魔法部部长相见的章节,叙述者站在首相的角度;多数哈利未出现的章节,叙述者站在完全客观的角度,从不进入角色的心理,比如《蜘蛛尾巷》一章)。故事情节和主旨也非常主流,不黄,不太暴力(死亡都写得极其克制),歌颂正义与爱,实乃老少咸宜。比起那些文学上有很高造诣但是时空混乱、情节破碎、三观骇人的先锋小说来说,HP无疑更能为大众读者接受。就像大家都觉得文艺复兴的画好,但是表现主义乃至当代艺术就看不懂了。时至今日,流行的通俗小说的文学技法和几百年前仍然没有什么区别,那些意识流、蒙太奇、反讽之类,主要还是严肃或曰高雅文学和文学研究者的领域。

    不过罗琳厉害的之处在于,整个故事的世界观搭建得比较完整,伏笔甚多,读者读了后面再回顾前面,多会恍然大悟或会心一笑。仅举一个小例子:第一部第一章就提到了小天狼星和他的摩托车。作为一个边写边出的系列小说,确实是比较不容易的。但这种写作方式,也带来了一些逻辑漏洞,后几部不得不对前几部世界观设定的进行弥补,但总体上影响不大。

    HP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读者与主角和小说一起成长。小说是一部部出的(中国则是前四部一起),越往后,故事越黑暗,人性越复杂,正好与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成长相符。许多HP的铁杆开始读第一部时还在中小学,《魔法石》打开了绚丽的新世界的大门,哈利最后有惊无险地与奇洛/伏地魔1v1成功;《密室》里开始出现人身伤害(蛇怪的袭击),哈利最后正面刚了人形的汤姆·里德尔(还顺便消灭了一个魂器);《阿兹卡班》则抛出了背叛(彼得)和冤狱(小天狼星)的残酷情节;《火焰杯》里有了更多的情感戏(哈利对秋·张,赫敏和克鲁姆),哈利亲身经历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三强争霸赛),第一次直面死亡(塞德里克);《凤凰社》急剧成人化,非正式的战斗开始而魔法部还自欺欺人,哈利经历了初恋,认识到自己崇拜的父辈并不完美(斯内普的冥想盆),失去亲人(小天狼星);《混血王子》里我们看到了难以用“好”或“坏”定义的斯拉格霍恩,进一步了解到大反派是如何形成的(伏地魔的身世),而后又是自我牺牲与死亡(邓布利多),哈利失去了最信赖的人生导师;《死亡圣器》里,再没有长辈的庇护,哈利成年离开了德思礼家,食死徒夺权,三人组独自去消灭魂器,一连串的暴力和死亡,更多的道德考验和人性的显露(罗恩出走又回归,纳西莎谎报哈利死亡等等),榜样形象的消解(邓布利多的早年经历),反派的大反转(斯内普),哈利主动选择死亡,甚至接触到了超验的世界,与死者的“灵魂”交谈(父母、小天狼星、卢平和邓布利多)。如果说前几部还更像儿童文学,后几部则完全不是了。开始看上去新奇有趣的魔法世界,其实和麻瓜世界一样充满阴谋和暴力;开始在哈利心里完美无瑕的父亲以及父亲一般的小天狼星和邓布利多,最后证明都是有缺点的凡人;开始非黑即白的人物形象,而后变得非常复杂;兜兜转转,真爱原来一直就在身边(哈利和金妮,赫敏和罗恩)。这正好也契合了成长之中的读者的心理变化。倘若HP是一次性推出七部,可能就很难引起如今的轰动;或者现在,有一位读者——或是小学生,或是成年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一气读完这七部小说,恐怕也不会有与主人公一起成长的感觉。而且,小说出版的节奏也基本符合读者成长的节奏,倘若是一年就播完的电视剧,也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而且在出书的间隙中,读者还能高度参与到对情节的讨论和预测(虽然HP并不是可以迎合观众的电视剧,情节仍是完全由作者掌握的)。另外,个人推测,当年罗琳开始写作的时候,她本人和出版社都是以儿童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只是因为小说大卖,罗琳才有条件把自己的计划完全付诸实现——写有深度、全面反映社会和人性的小说。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11岁的哈利和17岁的哈利看世界的角度和深度肯定也不一样,《魔法石》比《死亡圣器》更单纯也是应该的——所以说HP在青少年心理方面也是比较真实的。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HP是了解西方世界的一扇门,可能HP是很多人最早接触的欧美文学之一,从中了解到了不少的西方文化和习俗。但我们可能没有想到,我们在惊叹于HP奇幻的魔法世界和罗琳的想象力之时,面对的其实是整个西方文化史的积淀。HP里许许多多的人名、咒语、神奇动物不是罗琳自己的创造,都有深厚的文化史背景。譬如神奇动物就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是古希腊神话(如斯芬克斯、马人等),一是欧洲尤其是英国的民间传说(如巨怪、妖精等)——当然,古希腊神话也可以算作古希腊的民间传说,不过由于其对后世欧洲的影响,还是应当单列出来。所以HP也是最早给予我们西方神话与传说的知识的源泉之一。今天我读《浮士德》看到“Greifen”(有译为“雕头狮”的)的时候,还会和同学默契地说“这就是HP里的格兰芬多的那个(狮身鹰首兽)啊!”HP里还出现了很多欧洲历史和文化里的典故,譬如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猎巫运动(然而并不能杀死真正的巫师),巧克力蛙的著名巫师卡片也多是传说或现实中的人物(如梅林)。赫敏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赫尔墨斯),卢平的名字莱姆斯来自古罗马传说,还有很多人的名字与他们的性格或职业形成了呼应或反差,等等。咒语则多是拉丁文。罗琳笔下整个巫师世界的设定,承袭的都是欧洲的文化传统,用魔杖、骑扫帚的巫师形象和黑魔法的传说早已存在于欧洲民间。罗琳的高明之处,在于把各种传说和幻想的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辅以部分自己的创新,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现代魔法世界。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传说元素其实更多存在于民间和文学之中,欧洲各国主导的意识形态一直都是基督教,而基督教是极其排斥“巫术”和“异教”的。有趣的是,HP中的基督教的元素极少:如圣诞节(但更像一个世俗节日,如同中国的春节),赫敏为了祈求好运将食指和中指交叉(或许与她的麻瓜出身有关?),教父和教母的存在,哈利的父母葬在教堂墓地,胖修士的幽灵(巫师也可以做修士?)。这些巫师是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是信仰基督教的上帝,还是另有崇拜的神祇呢?他们参加麻瓜的宗教活动吗?罗琳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个问题。不过她本人的确表示过自己是信基督教的。

    文学史的早期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使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母题/元素,大多是下意识、非自觉的,因为这些母题/元素本身就存在于创作者教育和环境之中,就像中世纪的文学里出现基督教元素,《西游记》里融汇了中国的各种信仰。但是,对于受过良好的文科教育的近现代作家而言,在创作中引经据典甚至“玩梗”可能更多是有意为之。HP中几乎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现实或文学来源。罗琳本人大学学的是法语和古典学(即对古希腊罗马的研究),她在欧洲文学文化史方面的素养应当是过硬的,这也是她创作HP的坚实基础。(当然HP里也有罗琳本人经历的各种投射,这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此就不细论了。)

    HP的吸引人之处,还在于这个魔法世界和现实是连通的。不同于《魔戒》等完全架空的幻想文学,HP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现实世界,所以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有部分的重叠,现实/麻瓜世界被解构,因而形成了一种奇异感和距离感:四处飞翔的猫头鹰其实是巫师的信使,火车站的柱子可以撞进去进入另一个站台,从未开业的商店里面是一家魔法医院,英国首相被迫与魔法部部长打交道……而魔法世界里偶尔出现的麻瓜元素,也造成了一种反向的亲切感和陌生化/间离感:迪安的床头贴着西汉姆联的海报,罗恩问《灰姑娘》(Cinderella)是不是一种病,等等。巫师的历史也与麻瓜历史互有影响,《国际巫师保密法》颁布于1692年,正是美国的塞勒姆女巫审判案发生的那一年——或许后者正是前者的导火索。格林德沃所发起的巫师战争与同时代的麻瓜战争有联系,也有巫师参与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之中。

    而这个魔法世界,本质上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巫师社会的组织结构,和麻瓜世界并无太大差异。巫师世界由魔法部管理。我们觉得很奇怪的霍格沃茨——长期住校、开学前自己买教材和校服、住在古堡里、分成四个学院等等,其实是照搬了英国的高级私立学校和大学的情况,譬如分学院的制度,不就是英国大学里的“住宿制学院”吗(不过这一制度现在只存在于牛津、剑桥和杜伦)。巫师们五年级和七年级分别要考的O.W.L.s和N.E.W.T.考试,则是英国中学教育制度的映射(GCSE和A-Level)。巫师世界也有银行、酒吧、巴士等等,但又和我们熟悉的麻瓜世界稍不一样,从而产生了陌生化/间离效果。巫师们热衷的魁地奇,无疑就是足球在巫师世界里的对应。不过罗琳似乎在魁地奇世界杯里揶揄了一把英国足球: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都输给了几个小国(奇怪的是,没有北爱尔兰),爱尔兰倒是夺了冠。巫师们表示惊叹的“梅林的胡子啊”,对应的则是欧洲麻瓜们挂在嘴边的“上帝”“耶稣”“朱庇特”之类。霍格沃茨里的种族结构也反映了英国二战后的移民情况:佩蒂尔姐妹是南亚裔,秋·张是华裔,还有黑人同学。而法国人芙蓉在古灵阁一边工作一边学英语,是不是也暗示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呢?

    HP更深层的则是现实政治和社会的隐喻和讽刺。伏地魔和格林德沃都是权力欲爆棚之人,妄想统治世界,既残酷又有强大的蛊惑人心能力。邓布利多1945年击败格林德沃,显然是对二战的隐喻。“Grindelwald”是一个很明显的德语名字(按德语发音应是格林德尔瓦尔德,瑞士有同名地名);他的姨婆是英国人,也很符合英国有不少贵族有德国血统的历史事实。至于一直延续到伏地魔的纯血统对麻瓜出身的鄙视和迫害,则显然是在隐喻种族歧视与迫害。欧洲歧视犹太人的历史已有上千年,近现代则有白种人对其他人种的歧视,十九二十世纪,貌似有科学依据的种族理论更是甚嚣尘上,二战时有纳粹屠犹,很多国家的种族隔离制度一直保留到二战后。另一方面,那些自视高贵的纯血统家族(其实只是否认了麻瓜血统罢了)对混血和麻瓜出身巫师的鄙视,也是欧洲贵族制的翻版。欧洲中世纪森严的等级制度将人划为僧侣、贵族、平民等等级,贵族和平民是严禁通婚的;而英国又是一个贵族制传统深厚、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所以说,巫师血统之争,既反映了现实中的种族歧视,也映射了社会等级制,甚至联系如今的世界,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信仰、国籍、地域等各种各样的歧视。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里则从相反的角度增添了另一种迫害的可能性——麻瓜对巫师。(顺便说一句,那个反巫师团体的人看上去很像清教徒,而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萨勒姆女巫案正是由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主导的。)本来,巫师的数量就极少,纯血统家族之间通婚只会导致基因库越来越小,遗传病越来越多(参考冈特家族),而另一方面,巫师在现实生活中免不了与麻瓜接触,与麻瓜及麻瓜出身的巫师通婚既合理也合情,巫师们历史上也的确一直是这样做的。所谓的纯血统,不过是一种身份的建构和集体想象罢了。另外,家养小精灵则让人联想起中世纪的等级制和近代的黑奴贩卖,甚至是对工人和女性的压迫,赫敏的家养小精灵解放阵线(虽然比较幼稚,过于理想化)无疑也有很强的政治指向性。HP想倡导的,是个体之间的平等,无论是何种出身的巫师,包括哑炮,或是麻瓜,还是狼人,甚至是“非巫师/人类”的马人、家养小精灵等等,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无脑的贴标签,甚至是歧视与迫害。

    除去黑魔法和血统论,HP里还有不少对现实世界的讽刺,比如英国魁地奇球队在世界杯上的糟糕表现,魔法部的腐败,毫无节操的八卦记者(丽塔·斯基特)等等。

    当然,HP故事的核心仍旧是人性,是古往今来所有伟大文学作品讨论的永恒主题——无论以何种形式,使用何种素材。HP的形式是奇幻的,魔法的,其内容依然是人性。伏地魔的几大错误,一是权力欲,一是血统歧视,一是否认“爱”,还有一个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然而HP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是无法战胜的,几大魔法原则里就包括无法让人起死回生,《三兄弟的故事》里,最聪明的老三最后也只能与死神平等地一起离开人间。但伏地魔妄图借魂器来反抗这一自然规律,而制作魂器的方法则是杀戮,即更多的死亡。纵观古今的文艺作品,战胜死亡的方法不过两种:要么是通过伟业和著作留名青史,但这又太过虚幻,也易被后世推翻;要么是——也是更实际的是——通过爱和生育,即通过爱(情)达到不朽,通过生育延续生命。哈利的父母无疑是这么做的,莉莉用自己的爱与牺牲保护了哈利,斯内普凭着爱做了十几年的卧底,小天狼星、卢平、唐克斯、韦斯莱夫妇等一干人都在与伏地魔势力的对抗中展现了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忠贞信仰和巨大的勇气,而哈利最终也在他们的感召和鼓励之下,选择牺牲自己,直面死亡——在这一点上,他就已经打败了伏地魔。哈利也没有杀戮之心,他最后打败伏地魔,靠的并不是“阿瓦达索命”,而是“除你武器”。整部HP的最后,主人公们纷纷结婚生子,生命通过生育得到了延续。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大的恐惧之一,对永恒的追求也是人类最大的追求之一。人类无法超越死亡,但人类有爱与信念。

    不过最有趣也是最难解的段落是哈利中了阿瓦达索命之后与邓布利多的灵魂(?)的对话。那似乎是在一个介于人间和彼岸(不好说是天堂/地狱/阴间,所以用“彼岸”一词)之间的地方,哈利可以选择过去,也可以选择回来。按HP的设定,不愿去死、对人间还有留恋的人,才会留下来变成幽灵。而那些死去的人都不再会回来了,无论是画像、照片,还是厄里斯魔镜里的和复活石召唤出来的形象,都不是死者的灵魂,只是一个复制品,或是使用者心里的想象。但彼岸是什么?邓布利多在和哈利谈话之后会去哪里?小天狼星跌进去的帷幕彼岸似乎是死者的世界,那里又是怎么样的?死者的灵魂能再相见吗?HP都没有解释。也许这个话题太过于庞大、过于复杂,作者也无力说明。

    所以,罗琳才给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留了一个神秘事务司。哪怕是巫师,也无法探明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死亡、时间、预言、宇宙、大脑/思维(话说现在的神经科学/心理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太少了)等等,最后当然还有爱(神秘事务司里一直锁着的屋子,邓布利多说哈利拥有里面的一切力量)。这些大概都是超出了常人理性所能把握的范围,罗琳也不是哲学家,她并不准备解答这些问题,干脆一股脑儿地留下空白。

    不过相关的很多问题都是整个HP世界观里设定里的bug。时间转换器似乎根本不应该出现,逆转时间完全是违抗自然规律。预言也是一个bug:既然伏地魔是人为地选择去实践了那个预言,那如果他不信,特里劳妮的预言还会实现吗?特里劳妮做过很多荒诞不经的预言,也曾正确地预测过彼得重回伏地魔身边。所以HP里的预言究竟是否有效?HP的世界观其实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命运”的——参见《好运泉》里面的泉水根本没有魔力,《三兄弟的故事》里的死亡圣器也根本不能战胜死亡——那为什么还有预言和时间转换器的存在?还有,莉莉用生命和爱施下的保护咒语究竟是怎么运作的?难道也超出了魔法世界普遍认知的范围?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答。(还有巫师的国籍及巫师与麻瓜政府的关系问题似乎也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不过这个问题更多是一个技术性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了……)

    以前在某处读到过一个论断,说文学的终极主题都是爱(情)与死亡。此话不假,但也不够全面,因为文学还有许多有关人性和人生的主题。HP很好地展现了爱与勇气战胜对死亡的恐惧(而不是死亡本身)、正义战胜邪恶,同时也描绘了复杂的人性与人生。现在回过头看HP中的各个角色,单拿出来都是巨大的震撼人心的悲剧。斯内普因为莉莉而做了十几年双面间谍,还忍痛杀死了世界上唯一理解他的邓布利多,他的行为源自对莉莉的爱,但这种爱似乎已经成为混合着巨大负罪感的执念,也许还混合着他对美好、善良和勇气的向往——毕竟莉莉是他美好的童年回忆,是他卑微的生活中唯一的安慰,唯一的光明。而小天狼星和卢平在詹姆和莉莉被杀后的十二年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小说也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但可以想象,小天狼星入狱,不光因蒙冤而痛苦,孤独地忍受着摄魂怪的折磨,还因自己临时换了保密人而无比悔恨,心怀对波特一家的负罪感和对彼得的愤怒,同时又愧疚于曾冤枉了卢平;卢平则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的昔日好友,还不得不接受好友背叛了好友的残酷事实。十二年后他们澄清了误会再相见时,又该是如何的唏嘘?卢平和唐克斯克服了社会的成见和卢平自己的心魔走到一起,幸福的时光却极其短暂,二人双双在霍格沃茨的战斗中牺牲。更不用说苦大仇深的邓布利多,出于疏忽失去了妹妹,和弟弟疏远,又亲手击败了曾经拥有共同的“伟大理想”的灵魂伴侣、一生所爱(大雾),而后专心教育事业,推动平权,这一选择既是对政治的拒绝,也恐怕是对自己年轻时的政治思想的反省和弥补;有人八卦他、诋毁他,更多的人赞美他、崇敬他,他能理解所有人,但又有谁真正理解过他呢?他对其他人深刻的洞察——对哈利、对小天狼星、对斯内普甚至于对伏地魔,大概也是来自于他自己的痛苦的人生吧。

    讲到底,HP所呈现的主题和思想,并不新鲜,但也是亘古常新的。HP所使用的奇幻素材,大多也来自欧洲的文化传统。但HP不光有超越时空的对爱与正义的歌颂,也有关注当下的社会政治讽刺,而且还用了一个世界观设置比较完备的魔法世界来呈现,并且以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贯穿,对人性的观察也非常细腻。小说主题虽然深刻但易于理解,形式上也没有故弄玄虚,因此广受喜爱是很自然的了。不过相比现代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HP的文学技法没有创新,主题似乎也还是不够深刻;倘若哈利最后以自己的死换来的伏地魔的覆灭,会更具悲剧性也更“伟大”一些——不过为舍生取义也略显老套。HP也许永远无法与那些“伟大”的作品比肩,但其巨大的销量和广泛的影响力是不能被忽视的。HP可以说横跨了所谓的通俗/畅销文学和高雅/严肃文学两个类别(或许,英语文学里的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的分野本来就没有那么大——德语文学就极其泾渭分明),但也许永远达不到文学研究者心里最顶尖的著作之列。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同类型的文学都有其研究的价值,也有其文学之外譬如社会历史方面的研究价值。在知网上搜相关主题,有4000多条结果,在JSTOR上则有将近两万条。不过HP最终在文学史上能有什么地位,还是得等后世的研究者定论了——不过,文学/文化的研究主观性强,可能会有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我相信HP一定会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现代“严肃”文学讨论的东西太过黑暗,HP积极的主题和光明的结局还是更为人所乐见的。我们这一代与HP一起成长的“哈迷”,三观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HP的影响,HP教我们要坚持正义和勇气,要平等待人,要相信亲情、友情和爱情,不要畏惧死亡。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并不愿意去读重复甚至夸张现实黑暗面的文学,我们还是需要HP这样的理想主义,给予我们安慰、激励和感动。

    退一万步说,撇去这些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哈哈)的文科研究,作为读者,我们在阅读HP的过程中得到了享受,我们爱它,我们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读它并且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就足够了。

    2017年8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哈利•波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ku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