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个宝。从他模仿的行为动作中,我们有笑有哭,也有反省。

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求知欲望,他们的模仿能力都令人瞠目结舌。
当然在网上和电视中,不管是娱乐节目还是动画,给他们的印家和让他们模仿的画面比比皆是。
现实生活中,孩子突然冒出一句家长经常说的口头禅、拿着妈妈的口红涂嘴巴,这些都不足为奇。
可是,一个不健康的动作,一句脏话或者是国骂,这就不是单纯的模仿了。

孩子的是非观念很淡薄。思想很简单。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随着相互观察和耳濡目染,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辉曾经说过:
孩子也需要一种归属感,他们依然有获得认可、和接受的愿望,而模仿正是满足他们这种愿望的最好办法。
这话绝对没错。但是少年儿童的模仿和言行必须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纵容和变相唆使。
不可否认的是,模仿是孩子们学习动作、语言、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之一。

而且通过模仿来了解周围的世界,发展认知能力,获得愉悦的情绪感受。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模仿中,还增进亲子关系,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将来的独立奠定基础。
简言之,孩子模仿的过程就是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家长要借助孩子爱模仿的天性,借力打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有选择有目的性的让孩子们看一些卡通片和娱乐节目,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都会有很大帮助。

但是对于低级庸俗不健康的画面,特别是充满色情、暴力、血腥的场景不仅要坚决杜绝。而且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