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沉迷看书,从《最后走的人关灯》《人工智能科学》到《心理抚养》《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一本一本看下去,看书的速度明显加快,从中学了不少知识。但书看久了偶尔也会感到眼睛干涩,需要放下书本走出去看一看。
于是,周六就花时间出去转了转,感觉很长见识。
01看“航天科普展”大开眼界
昨天和家人一去去看了中国航天日“航天科普系列展览”,地点在武汉国博中心,看完大开眼界。
展馆分科普展和航天产业成就展两个展区,在整个系列展览中,不仅可以看到东方红一号卫星、长征一号火箭、火箭整流罩残骸、航天服、空间站核心舱等一系列实物或模型,还可以看到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中各大企业、高校参与的身影。
三个多小时看下来,最长见识的是三点:
第一,一直觉得国家队是航空航天事业的绝对主力,这种高精尖产业是普通民众和普通企业无法参与及涉足的。这次去看展才发现,除了国家队之外,居然有那么多民营企业参与其中,有的做焊接、有的做某一项材料、有的做舱内的信息技术,等等,在非常细分的领域,民营企业有深度参与,且贡献也挺大。
第二,高校的研发力量让人惊讶。比如现场参展的武大、哈工大、华科大、武科大、地大、纺织大学,他们都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所作为,像纺织大学参与国旗旗面的设计制作、武大发射的卫星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比如,逼真的裸眼3D技术、华科研发的垂直起飞汽车等,都让人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
02看羽毛球拍穿线,才知自己是小白
早就念叨着要把拍子送到球馆穿线,昨天终于腾出时间去了。看着穿线小姐姐在机器上熟练地操作,才意识到穿线是一件需要耐心的手艺活。
以前总觉得穿线是由机器自主完成的,实际看了才知道,穿线是需要人工辅助的,机器只能负责拉线。如果要拉24磅,就的提前把机器设置好,人工穿好线了之后,机器一根一根的拉紧即可。
以前以为穿线想穿多少磅就可以穿多少磅,真正去了才知道,能穿多少磅的线是根据拍子决定的。比如我送去穿线的YY拍子,手柄上有个位置写着20磅,那最多就只能拉19磅,不能超过,否则容易把拍子拉废。
以前以为穿线自己带线就可以,省钱,去了咨询了才知道,如果自己带线拉断了不管;如果在它那里买线的话,包拉好;当然这应该是商家的策略。
另外,还有95线和65线的区别;拉高磅和低磅的区别;一台穿线机两万八,一般穿线一年才能回本,等等,感觉去了趟球馆,长了不少见识。
回家的路上,先生笑说,亏得我们还自诩是羽毛球爱好者,这些基本的知识都不懂,好丢人啊。
我笑说,那有什么关系,玩多了不就懂了,这也说明我们成长的空间大,哈哈哈。
果然,很多时候,做事也好,爱好也罢,只停留在表面,不深入其中就不知道自己小白到什么程度。
03跟桦泽紫苑学时间管理法
前天刚看完桦泽紫苑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学习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最重要的两点是,早上起床后的两到三小时是大脑的黄金时间,应该用来做最重要的创意性工作;学会碎片化的看书,比如,可以在等电梯、坐地铁、坐公交、等人的时候看书。
学完我立马尝试起来,发现效果很好。
尤其是早上到公司之后那段时间,抓紧写完一天的内容,效率奇高。
看书方面,我主要会在早晚通勤的路上、中午休息前、晚上睡觉前,以及早上醒来之后看,发现确实看得很快。
04看《长江这10年》学到的写作方式
前两天X教授给我一本书——《长江这10年》,一本展现长江十年变迁的书。刚拿到手上时,我就很好奇,长江这么复杂的一条江,作者是如何通过一本书完整概括的?
当我整理浏览了一遍之后,我才发现,作者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以小见大,可读性很强,很值得学习。
从整本书来看,这本书前四章分别从农业农村、工业变迁、生态环保、水利(治水治江)四个方面以典型的个案,展现了农业新风貌、工业新发展、生态新变化,以及水利上的创新,最后第五章以9个小众特色城市的速写展现了沿江经济带城市的变化。
它很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全书基本上都是选的一些个案、片段和故事在作呈现,然后把整体内容每一部分前面加上一大段概括性说明,像串珠子一样将所有的片段和故事串在一起,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不追求“大而全”,转而追求“小而精”,让人在故事中可以感受长江10年的变化。这样以来,素材更好收集,书的故事性、可读性也跟着起来了。当然这也很考验写作者概括、提炼素材的能力。
一番浏览,不仅让我学到了这种驾驭宏大题材书籍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更让我联想到了《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中介绍的“浏览读书法”。
方法是,拿到一本书,先做整体浏览,目的有三:
一是把握整体结构;
二是确定读书的目的;即你想在这本书中学到什么
三是决定读书的方法,是速读还是精读。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去某个地方游玩,要先规划好路线,确定好换乘方式,这样非常高效。
05骑行一大圈,发觉周边变化很大
借着出去买东西的机会,昨天和先生悠哉地骑自行车溜达了一圈,如我这般路痴的人,在先生的积极指路之下才发现周围变化巨大,而以前一直在网上搜的果批市场、茶叶市场、运动场,竟然离我住的地方都不远。
只是以前未曾专门步行或者骑车丈量过,心理上总觉得距离很遥远的样子。
可见很多时候,还得多出外转转,不要总生活在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而应该扎实的去看、去接触、去感受周遭真实的变化,这样体验才能更真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