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石阶草色皆怀情

作者: 花城小刀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15:33 被阅读0次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你是否也曾因谁真挚的目光而停下脚步,被谁天真的话语触动了心灵,被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深深打动在我们的生活之外;有那么一群孩子,往返于数里的山路,用明亮的双眸凝视书本,渴望用知识润养他们的心灵。

    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下乡、支教,这两个语汇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陌生乃至神圣的事情。早在一年前,学长学姐们为柳江的孩子们募捐的时候,我就已经萌生了来洪雅支教的念头,也了解到过去六年间支教的艰辛。大山之中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是常态,而水土不服,饮食习惯以及语言交流等,大概会是支教途中最大的阻碍。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支教照片中的学长学姐面黄肌瘦,脸色稍显疲惫,对着孩子们的笑脸却笑得灿烂。他们不为人知的是,因为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掉色褶皱的队服下,是一片片奇痒难耐的红疹,偏僻的乡镇无法治疗。诸多障碍,也曾让我望而却步。

    但爱心若只是隔岸观火,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支教不是去游山玩水,不是去极地探险,是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孩子,促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了山里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成长,去支援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当然,这对同样对自己也是磨练,支教给了我们一个奉献爱心的机会,将我们的爱心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

    支教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历经48小时,辗转2200余公里,沿途5次换乘,团队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桃源小学。入山时,是满眼的绿,满山的青翠欲滴,庄稼,山上的树,都像水洗过一样,虽然七月骄阳似火,还是满心的凉爽与惬意!矮矮的山头一座接一座,活生生的“山”字,想起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者说是祖先们的睿智。伸手就可以触到的树,路是单行道的水泥路蜿蜒在山脚下,经过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着各种花草,竟如她的名字一样,有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相识,渴望为你打开一扇窗

    经过与孩子们几天的交流适应与团队的集体调研,我们也逐渐了解,尽管农村义务教育迎来了曙光,但依然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桃源小学有着社会人士捐助的完善的硬件设施,却没有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教给孩子们;它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却有着求实上进的学风;它没有较好的生源,却有着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些孩子们家庭贫穷,他们不懈努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境遇。他们的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他们得起得很早,步行2~3个小时到校上课,然后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他们尊敬师长,礼貌谦让,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孩子们们甜甜的问候;他们吃苦耐劳,热情积极,每天清晨朝阳初上,早早来到学校的孩子们总会自发的拿起扫帚打扫操场,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们,眼里是对知识的渴求。但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城市却是天壤之别。我们叹惋之余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带给孩子们最大的帮助。

    孩子们缺乏的,是引领他们正确方向飞翔的人,我们希望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沿着正确的方向,飞往更高更远的天空。

    支教的过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做着这件事:认识自己。那么,当我站在一个神圣的讲台上时,连自己都不甚熟悉的人如何去传授他人一些道理与知识?这些天、这几节课我们能给孩子们讲些什么?传授些什么知识?几节课里讲什么合适?也许,很多人很多时候都在做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将自己系统或不系统的价值观自以为是的强加于他人,这样,难免会和学生们产生思想上、价值理念上交流与碰撞。

    所幸,我带的是数学课,一直以来要考虑的,是尽自己的努力,提升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讲述已被辩证的真理,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培养他们自己的兴趣与思想。

    我心目中的支教就是尽自己所能去陪伴孩子,并且带他们认识世界,学会去爱和感恩的过程,以及,为了和他们在一起时无私的奉献与爱。

    只是,真正走上讲台时,事先纠结的任何困难,在面对孩子们的热烈反响,不带一丝杂质的期待笑脸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了。

    尽管我在学校周边也一直坚持参加支教活动,但是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吃住不尽如人意,水土不服和语言交流障碍是最大的困扰,这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不怕困难的勇气。

    我们教师队伍团结互助,分工明确,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办公室里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每一名成员都把自己对于支教本质的独特理解外化成行动,因这些付出收获了感动、温暖、与爱,也对后期的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晨曦为伴,感动成为最平凡的日常

    大学生不泯的童心遇到小学生的天真无邪,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也许就是支教的纯粹的快乐,和孩子们在一起,拂去在俗世中心灵久积的灰尘。

    每天七点钟不到,总会在教室看到孩子们小小的身影,再一转身,孩子们已经到了操场上,手中拿着一人高的扫帚,自发的打扫卫生,阳光透过树叶留下斑驳点点,孩子们的身上好像镀上了金色的光辉。

    课堂气氛很是活跃,但也不用刻意注重纪律,只需喊一声‘静悄悄’——‘一、二、三’,教室里顿时就安静下来了,到了后来,我仅仅需要做一个两手垂直叠加的安静手势,孩子们都会瞬时明白我的意思,纷纷伸出食指在嘴唇上,轻轻的“嘘”一声,提醒其他同学保持安静。如此可爱的孩子们,实在让人恼不起来。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正常的教学秩序,我选择了在数学课上教授孩子们心算,孩子们对于新知识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与极高的悟性,往往简单的讲解之后,孩子们就能很快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学任务远比我想象的要轻松。抛去主课,音体美则是孩子们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孩子们面对着音乐室中完备的器材,告诉我们,他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可以经常见到,陌生的是从来没有老师教他们使用过。我们看着蒙上灰尘的设备,心中酸涩不已。

    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喜欢围坐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我每次下课,总会被女孩子们解开马尾编头发,从麻花辫到丸子头,手残的我惊讶于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娴熟的手法,也享受这个过程,小手轻轻将头发捋顺,一缕一缕细致的扎好,比起我平时毛毛躁躁的马尾,竟然觉得自己精致了不少。而男孩子们,则更喜欢拉着老师的手,奔向在乒乓球台,来一场师生之间的乒乓跃动。

    我看到过孩子们的迷茫,看到过他们的坚定,也看到过他们的豁然开朗。看着孩子们一步步地蜕变和进步,仿佛也看到了希望之灯在慢慢点亮。也许不能给予他们做出更多更大的帮助,即使只在孩子们的漫长人生中留下仅仅一个月的记忆,但只要能够起到一点点作用,那也是大家的成功。这份回忆将会永远在脑海中永存。

    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第一次翻山越岭,走上讲台,只为一份诺言;第一次采访分析,日夜写作,因为一种执着。陪着孩子们们走一段路,就像写一本书,每一笔落下都成了不可更改,等最后这段路走到了岔路口,这一章也就落下了句号。翻动书页历历回首,笑和泪都在书上清晰的记录着,天真的想如若改掉其中的某个段落、插入一些情节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可是边想边找修正带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书上的字是刻上去的,哪里会有改动的机会。于是只好抱着对回忆的美好,心怀祝福,打开新的篇章,认真的在未来的路上坚强的走,不再回头。

    不加修饰的景色,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天性和淳朴的村民有意或无意的雕琢而成,没有刻意的修剪,树木花草长得更杂更美,上山的小土路,形状千奇百怪,每一个岔口通上去都有别样的风光。在这里,我终于正式看待了自己,自己原本有些内向自卑的性格,面对陌生事物的茫然失措,对新知识缺乏已久的好奇心,克服困难的驱动力,是在两年的大学生涯中成长甚少的根源所在。与团队队友们的朝夕相处,他们对我的包容帮助,细致而不张扬,温暖而不炙热,餐桌上俏皮的小玩笑,迎面走来时嘴角绽放的笑意,生病时的药品与去医院时的一路陪伴……我一直都明白,每天的新闻稿修改的工作,团队老师和队长交付给我并不是因为我的文笔是最好的一个,抑或是我做事是认真细致的一个,而是在改稿子时,可以增加我与队友们的交流,以便迅速融入这个团体。这个过程,何尝也不是让我心怀感恩的过程。

    流光骤短,用微笑撑起明天

    支教的时间转瞬即逝,到了尽头,不想道别离,却无奈要别离。或者在孩子们的生命里,我就像那瞬间疾驰而过的流星,还来不及让看清我的样子,就消失假期生活的尽头,但至少留下一道温暖的光亮,曾经照亮过他们的人生于我而言,这也是一次历练与心灵的洗礼,这座坐落于山上的学校,气候舒适宜人,白日里温暖明亮,日光倾城,我在这里度过了第一个没有回家的暑假,得到的成长无法言喻。此次支教之行,让我更清楚自己以后的方向,学会用微笑撑起明天,永远忘不了那山上的第一缕阳光,那是梦的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源,石阶草色皆怀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qo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