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1934年生人,今年90岁整。
直到他平时一直写写画画,也知道他总是说要写自己的一生,今天老爸很骄傲的告诉我:中用(村里的字画装裱师),这小孩真不错,我想让他出本书,他三天就给我打印了一份。然后老爸把打印好的50多页的书稿给我看。
因为老爸平时总是和我唠叨往事,同时也不是很赞成他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不是很有耐心的翻看了几页,里面确实就是他平时总讲的他的“了不起”和“耍大牌”的故事。比如:在1960年,带着村里的2000多块钱,就放在一个特别破的小包里,挂在二八大破车的车把上,骑行150多里地到北京钉子厂,去谈业务。到了那,拿出自以为很高级的“大前门”递给人家一支,人家不接反而拿出来自己的“大中华”给他一支。老爸觉得这是非常丢面子的事,抽不起好烟,比不过别人,就不抽了,从那回到家就戒烟了。这样“被重用”,“有志气”,“干大事”的故事占据他书里的大部分。
老爸说他计划把这个稿子再修改一下,出本书。我问:你计划出多少本?给谁看?他说:出十几本就可以。我说:那就这样打印复印吧,出书数量少了,代价非常高,而且不一定送的出去。他有点不高兴,也表示同意。我又问:别人看了你写的东西怎么说?老爸说:我不是作家,就是想起哪件写哪件,就是流水账。别人说家庭方面写得太少,你叔说通过看我写的,说我年轻时性格够强硬的。我说:那就把写得事再细致描写写?可以把家人和周围情况融进去。。。
老爸一辈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骄傲,忽略别人感受,尤其是家人。他的性格可能和当时的时间背景有关系,也赞成老爸出本书,可以从中回顾老百姓眼里的那段历史,也可以查询一下老爸性格的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