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颜颜
《煎饼侠》的热映又将大鹏这个名字推上了头条,然而比其幽默搞笑的剧情及台词,更让观众感兴趣的似乎是《煎饼侠》的群星璀璨——韩寒、张朝阳、郭采洁、“东北F4”、“跑男”、吴君如、曾志伟……最让人惊艳的大约是解散了18年后首次重聚的古惑仔,这一系列强大地近乎于夸张的明星阵容令观众不禁想问:大鹏,到底什么来头?
一直很挺大鹏的柳岩。
一篇颇为励志的“真像贴”《大鹏什么来头?<煎饼侠>里有这么多明星?》回答了这个疑问:
一、 大鹏和韩寒是很早的网友,见电影开拍就来帮个忙;
二、 张朝阳是投资方嘛,所以客个串;
三、 郭采洁刚出道办歌友会时,大鹏当主持人很卖力地捧场,所以人家也带点报恩;
四、 “东北F4”与大鹏是同门;
五、 吴君如、曾志伟是大鹏之前作品《屌丝男士》的粉丝,自愿加盟;
六、 柳岩和大鹏同为“北漂”,惺惺相惜;
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要算古惑仔——大鹏背着一个双肩包,没有助理陪同,买了一张机票跑到香港,四处打听、见缝插针,终于用详细的分镜手稿和诚意打动了他们,汇齐了这四兄弟。
所以呢?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大鹏其实并没有什么后台,他只是一个超努力、超会把握机会的人。当然,写到这里毫无悬念地进入VCR环节:大鹏熬夜加班在一周内完成了所有工作打动了领导;每个城市每天转下来,整个团队都病了一圈;躲在人群里数观众的笑声,记录下观众的笑点和频率……
古惑仔居然有机会重聚。
于是文章以一句谚语结尾:
‘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
也就是:
“有时候正是那些最意想不到的人,能做出最超出想象的事。”
先不讨论大鹏是不是草根明星,无论从取材和结构上来看,这篇“真相帖”都是一篇典型的鸡汤文。首先,主角是成功人士;其次,主角依靠的不是后台,而是自己的努力;再次,主角遇到的贵人都是被主角的个人品质打动的——最后得出结论:每一个平凡的人,只要有(XXXX)的品质,也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那么,是这样的吗?
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很巧合地和韩寒成为“网友”吗?
一个明星刚刚开办歌友会时选的主持人只是随机?随机叫来的主持人就有能力“捧场”?
赵本山的门人很容易当?
因为同是北漂,所以能得到女神柳岩的“惺惺相惜”?
虽然,但是小沈阳的身份真心不低。
所以你会可能在看到国民岳父一条微博后会想有多少留言就能知道这个“网友”当得有多“偶然”;所以你可能会洞悉一个明星从被公司签约到日后的每一步公开露面背后有多少只推手在枕戈待旦;所以你可能会发现其实连读研找一个稍微有点名气的导师都那么不容易;所以你还可能发现在北京出去买个盒饭都能撞到一大批“北漂”为什么他们就没有跟柳岩“惺惺相惜”……
所以你刚刚被调动起来的热血马上又转化成了“阴谋论”:大鹏一定后台很硬!这篇文章一定是公关文!一定人有想把大鹏打造成草根明星、平民英雄!
之后也许还会有人义正言辞地站出来打假,也许这一切也真的就是假的,于是大鹏的“草根身份”面临质疑,最后成为另一个或者会在人们视野中消失又或者会更火的明星——但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已经开始用“义正言辞”的态度去“打假”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认真起来了。
如果说《读者》刚刚流行的时候人们还愿意相信那里面漏洞百出而温馨美好的小故事,那经过网络文化的大浪淘沙,绝大多数网民已经有着足够的判断力去区别“鸡汤”与传记。鸡汤是什么?一个或几个正能量丰富的段子,主角没有名字,乞丐总出现在街角,师父会招个弱智徒弟,商人有了钱就一定痛苦,穷人没有钱却很快乐;有些甚至连背景与情节都不完善,直接简化成“我问佛”或是“智者与青年”型的对话。而结果呢,永远会得出一个老套而励志的名言,或者是珍爱身边的人,或者是保持某种品德,又或者是珍惜机会。
《读者》也是一个……说自己有态度的杂志。
这样的故事,真的会有人信吗?——这不是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信,鸡汤还会如此流行?——这才是问题。
当写的人发现大鹏只是偶然和韩寒成为网友时,读的人不会真的觉得自己也会郭敬明有这样的缘分;当写的人发现大鹏拍个短片就能吸引曾志伟这样的粉丝时,读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拍个更幽默更精致的笑话就能吸引到刘德华;当大鹏“背着一个双肩包”用诚心就能“打动”古惑仔的时候,读的人也不会天真的认为自己就一定能靠诚心通过下个月的面试。可是看了看这样的故事,或许心情就真的好了一点,或许晚上就真的没做噩梦,或许明天见客户的时候表现就更自然了一些,或许也就真的因此接到了一单生意。而在接到生意之后,那个读者也依然不会相信他可以和大鹏一样“做出最超出想象的事”,让他生活变得更好的并不是对鸡汤的“相信”,而是读鸡汤时油然而生的一丝丝微弱的好心情。
鸡汤之所以流行,不在于它真实——事实上也没有谁会去相信。你考试考砸了,朋友安慰你:下次一定能过。哦,你不会真的相信自己下次就会过,但有个人安慰会让你少一滴眼泪多一丝微笑。你受伤祝愿了,朋友送束廉价的花。哦,你知道这花不会让你的脚好得更快也不会弥补你的经济损失,但有人探望能让阴沉的病房多一点阳光。你工作丢了,朋友请你喝酒。哦,你当然知道喝一辈子酒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但这个沮丧的时候能有人陪你,比孤孤单单一个人,要好很多,很多。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好好到掏心窝的朋友,也不是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挚友都正好有时间与你分享。在重负的社会,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学会顽强,所需要的无非是一句鼓励与安慰的话。不需要别人的刻意而为,这点小事,交给心灵鸡汤,再合适不过。
把她衣服偷走,她就嫁给你?
鸡汤是善意的谎言,而且没有危险。太真实的故事容易使人误信,典型的鸡汤故事非常概念化以至于不成故事,让人想当真也没有足够的代入感。鸡汤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简化到极致统统都是鸡汤:男主角没有任何能力与天赋,偏偏可以因为看了女人洗澡、看不出女人女扮男装、救了一个野生非保护动物而得到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没有哪个古人会因为沉迷《聊斋志异》而跑到荒郊野岭去等聂小倩,这些故事之所以流行既不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也不是说书人的“阴谋论”,说的人说个乐,听的人听个响,当局者未迷,旁观者却认真了。
所以如果看到织女因为被偷了衣服而想嫁给牛郎,只要这故事能让人哈哈一笑,就随它去吧,你放心不会有人真的去偷衣服的。
所以如果看到有人安慰正处于困境的朋友时,不需要你来补刀,人家或许比你更了解社会,只是此时此刻有些软弱需要一点慰藉。
所以如果看到有人说大鹏没有后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成就了今天的事业,也不需要你来辟谣,有那么些人看到那一句“有时候正是那些最意想不到的人,能做出最超出想象的事”或许暂时放下工作时的小不顺睡个好觉,这篇鸡汤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该治愈时,就随他们去吧。
中国的纪录片和演讲总喜欢拿成功人士举例子,但成功人士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在大多数不那么坚强的时候,精神需要一点药。你很理性,你很健康,可能通过更好的方式走出困境自然是好事,但不是每个人的免疫力都如你这般强大。对那些你看不惯的鸡汤文,放放手吧——那些你眼中的弱者,真的放到现实生活,或许比你强大。
然而你真的不能保证——
万一大鹏真的就是背着一个双肩包用自己的诚意打动了古惑仔呢?
这个句式有些像一个经典“鸡汤”:“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更深一层的问题暴露出来了。鸡汤的流行或许也不是因为弱者的存在,而是社会的缺失在通俗文学中的反映。鸡汤中所泛滥的,正是社会中所缺乏的;在一个普遍焦虑的环境中,鸡汤将成为最为廉价与有效的社会安定剂广泛存在,这才是鸡汤的真正意义。而那些不需要鸡汤的人,他们或许只是生活更加顺利,或是可以通过其它更为恒久的爱好充足心中的不安:如果是前者,那这将是蛋糕的分配问题;如果是后者,那这将是鸡汤形式的问题——
也许并不是读者选择的鸡汤,而是他们真的没有别的可以选择,哪怕是一个孩子,面对《变形金刚》与《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一定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但前提是——电视真的给予了孩子们足够的选择吗?
如是我闻。
浮光掠影的一提:关于鸡汤这种东西,说得深了,就不和谐了。只是纵使鸡汤没有意义,用心的人生却一定更值得经营,给缺乏方向的灵魂一点鼓励,善莫大焉——当然更希望,我们会最终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广泛需要鸡汤的社会,只是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