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开始接触临床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时,卡尔就发现在这个领域里面有着很多奇妙的现象,需要保持不断的探索精神,以及发自内心浓厚的求知欲,或许才能够解决遇到很多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卡尔发现如果可以带着问题去看现象,带着咨询性质去翻阅书籍,会使他的求学过程变得更有趣,更高效。
卡尔没有被之前父母的宗教思想所束缚,反而希望通过这样学习和测试研究的形式来帮助到更多的人,比如他在纽约接触到的有着很严重心理问题的一些儿童案例。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在那时算得上是高薪酬的工作,不甘于屈服现状的精神很让人敬佩。
或许这算得上是一次好笑的,但是非常重要的冒险,卡尔没有停住脚步,继续做好心理测量的研发工作,也正是在那个阶段,他和妻子有了第一个孩子, 虽然他的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可他与妻子的物质和精神都足够独立,或许涉世不深,还不够成熟,但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父母,在一起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这一章的描写我感觉比较笼统,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卡尔对妻子的深情,对小朋友的喜爱,和他对工作专研的态度。
身边有很多人总会说,一旦结婚有了孩子,工作和家庭真的会很难兼顾的,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你也会崩溃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之前听过一本书叫《父母的语言》,以大脑和语言为引子,讲述了很多父母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思维模式的方法;还听过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里面讲述了一位老人在二战期间如何在军营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这两本书看起来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对我来讲,父母的表达方法、教育观念、生活态度、社交习惯、时间和情绪管理等等,都会无时不刻的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质量,换句话说,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缺点都与父母或身边人脱不了干系。是的,就是这么现实。无论是孩子的自我概念,还是他的理想概念,都会有投射。
昨天拜访了一名教育系前辈,她说她就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大家长需要去辅导孩子写作业?写作业难道不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吗?有什么活动或者任务家长最多签个字,更何况她自己的孩子写的作业她都根本没有签过字的,现在高二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难道不是家长先在观念上出了问题引起的?难道不是应该从小就要培养独自学习的习惯?真正的根源是什么,那些家长能否承认并且愿意积极去面对和解决吗?
这样的反问让我沉思了很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