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完这本书,我理解的“仪式感”,或许只是对人事物的一种态度,一种敬畏之心。
说实在的,17.5万字的书,满满的都是鸡汤,一碗接一碗。读完,我觉得作者李思圆的文字带着一股流畅的小清新,有温度,有态度。看得出来,她在生活中是为情感细腻的人,也是一位努力向上的人。思圆童年由奶奶带大,第一次见妈妈,故意不叫妈妈,她内心有一种不安全感。
很多人,到中年时才会反思自己的半辈子,才会发觉自己过去几十年过得太过草率,生活不够细腻,不够讲究。我也曾这样想。
今天和古琴老师、琴友午餐时,杨大姐才从厦门回来,她讲这次去厦门,参加好友的孙子生日宴,她注意到她厦门的几位好友,饭前会小心地擦去口红,饭后又郑重地涂好口红。这,就是她们对生活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仪式感。
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生活是需要有仪式的,否则太过于平淡,以至于你有一天会厌倦。
而仪式就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或时刻,变得不一样。仪式让我们对自己在意的事情怀有一份敬畏心。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我结婚这么多年来,每天上班出门时,无论是我先出门,还是丈夫先出门,都会主动跟在家里的人说声“再见”。习以为常的事情,有一天一个好朋友看到了,竟说她对我们老夫老妻还这么“讲究”很是意外。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已下定决心,准备踏踏实实地干成某件事,可总是在起步时,被想象中的困难击败。我们往往放弃得很随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因为中间隔了“做到”,千山万水。”
这本书,总体感觉像是一本生活麻辣烫,也是一本爱情麻辣烫。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读,你未来的生活会多一些“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