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我的一个同事一起去采访了一个苦命的女人,了解她的故事。
虽然已是春天,但这个星期依然有点寒冷,原本放在柜中的羽绒服,也被捞出来套在身上。尤其是今天还下着毛毛细雨,尤带着冬天的寒意。
到了她上班的店里,她还在忙着。柜台站着一个小男孩,是那个妇女的儿子。同事汪洋上前,问他:“你妈妈呢?”
那个小男孩回头冲后台大喊:“妈,有人找。”一个中年妇女从厨房后台走出来。
她穿着藏青色的棉袄,家居型的那种,袖子套两个青色的护袖,短短的卷发,宽宽的脸上有两处高原红,有几处深刻的皱纹。眼神平缓和气,说话柔和,一看就是个朴实的妇女。
她有一个外卖要赶,歉意的让我们等一会。洋洋让她去忙自己的,我们有时间。
趁着这会儿,我打量着店里,面积不大,属于简装修的那种。
等她忙好,一块坐下的时候,她送了我们两杯饮料,让我们暖暖。
然后就开始了她的叙述。
这是一个普通的事故,就像所有不幸的人一样。
那天早晨,她和她的老公坐着摩托车赶着进货的路上,和另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人相撞。她的老公重重的摔在地上,身体虽然没有擦伤,但是脑部却先着了地,一下就昏迷不醒,留了一地的血。
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只是大概检查,做了个脑部ct.告知家属准备放弃。原来他的大脑里积满了血液,前脑有分裂现象。
医学术语她听不懂,但她听明白一点医生说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做好最坏的打算。
那时候她只觉得天好像塌了下来,脑海里一片空白,不停的求医生救人。她不管别人说什么,只有一点就是救人。
医生实在被缠的受不了,答应做手术试试看。本来涣散的瞳孔,在手术中渐渐集中起来。医生都很惊讶,术后他反而有了生命迹象。
就这样,丈夫住院,她开始为了住院费用四处奔波。把店面卖了,能借的亲戚都借了,甚至她的弟弟不得已还借了三十万的外债。
买她店的人实在不忍心,担心她一家四口日后的生活,愿意日后让她在店里继续工作,确保生存。
在医院呆一段时间,丈夫也苏醒了,但是只能瘫痪在床,除了说说话,其他都做不了,医生看实在没起色,劝她放弃。
她认死理,不肯放弃,最后又给他换了几家医院。背后她时常抹眼泪,不敢在丈夫,孩子面前哭,怕让大家担心。如果她都受不了,几个孩子怎么办。
为了筹集医药费,她不得不让大女儿辍学回家照顾两个弟弟,她自己四处借钱。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生活还要继续。只能将丈夫接回家照顾,每两个小时喂饭,隔一时按摩,每天擦身等等。
一晃两年过去了!丈夫的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她虽自知,却无能为力。只能日复一日做到她能做的,給丈夫最好的照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