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觉得易经是很虚幻的东西,没有实际的科学论证,也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学习易经。下面我讲述一下我学习易经的真正原因。
一、为了自救学习心理学
国学现状
第一、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倡导马克思唯物主义,
第二、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优秀国学流失
第三、目前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有相当部分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卑情结,对流传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扣上了迷信的帽子,视而不见,大部分人不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通过心理学得知中华文化享受盛誉
高中时期压力过大,青春期的迷茫困惑交集,我得了抑郁症。大学时期,为了让自己走出困境,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和不断自我探索,我真的活得很开心,深深意识到了心理学奇妙的作用。大量阅读心理学哲学书籍,知道了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对东方智慧的推崇和热爱。中华文明并不是普通人眼里的迷信和腐朽,而是有极高的智慧,这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大部分时间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一的原因。
在不断自我探索成长过程中,我可以解决大部分困惑和困难,唯独压力过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这种压力促使我急于求成,不断换工作,反而更难取得成功。
二、通过姐姐结缘台湾易经老师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姐姐陈沛甄有缘结识台湾易经老师黄裕棠,然后成为老师的弟子。陈沛甄和我说易经文字的神奇,我迫不及待的找老师咨询了我的名字。以前我的名字叫陈饶天,寓意是长大后有一片富饶的天空。我老妈身边起名字厉害的朋友,花了几天时间研究,帮我起的名字。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名字,寓意好,而且基本不重名。
名字分析,触动内心
黄裕棠老师说:陈饶天这个名字很好听,叫起来也顺口,而且名字和龙脉是搭配的,所以很多时候做事顺利,但是这个名字有反克,会突然失去对我很重要的东西,比如突然工作没有了,突然心神恍惚,突然身体出现状况等。这个名字还导致我压力过大,急于成功,但是往往不能取得成功。听黄裕棠老师这分析,我觉得太神奇了。我和老师第一次认识,没有见面,他就知道我压力过大。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我一直努力寻找压力的来源,甚至用了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往家族上游去寻找,也没有得到解决。
三、父亲的名字分析震撼名字影响深远
创业成功
父亲年少出名,高中毕业后,身怀壮志,从甚不起眼的小生意开始,一步步积累,1990年承包了一块石头山,开荒种植兼养殖家禽,几年后发家致富,在农业界获奖无数,名利双收。在那个封闭的时代,这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但是他看得远,敢闯,终于成就了他。每次和他一起都感受到别人崇敬的眼光,儿时他就是我的偶像。
少年发,中年空
几十年辉煌回到原点。我曾经分析过父亲失败的原因,觉得这是他后来不思进取造成的,并暗下决定,一定保持一直进取的习惯。黄裕棠老师分析我父亲名字的时候说:我父亲属于早发型,早点容易取得成功,中年走下坡路,就再也难以取得以前的高度了。而且“勇”是地雷字,大起大落,钱财留不住,又有做白功,回到原点的磁场。还有许多方面分析在此不一一陈述。
名字磁场作用
慢慢思考老师的话,深感震撼。我父亲五十多岁,不管失败多少次,依然充满对事业的激情,富有感染力,在他面前,我自愧不如。他并不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却诸事不顺,所有的情况老师都通过名字说的一清二楚。
名字对一个人的影响如此重要,我却蒙在鼓里,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原来努力只是成功一个基本条件,其他方面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四、改名后的变化
以前名字压力,让我每晚睡觉前都辗转反侧,直到身体累的不行才入睡。
转账给黄裕棠老师后,黄裕棠老师给我发了四个名字,我运用老师教的O型测试法,选择了一个能量最高的名字——陈泓莛。
坚持叫这个名字一段时间后,我晚上再也不失眠了,睡眠质量变得很好。白天也可以睡得很香。然后那段时间,我基本什么事情都不做,整整一个月时间,天天待在家里睡觉,要把二十几年不能好好休息补回来,哈哈,真的太舒服了。
五、通过名字断定人生经历百发百中
姐姐陈沛甄成为黄裕棠老师弟子得到真传后,
通过名字分析身边人婚姻、事业、性格、身体等,
名字磁场和身边人真实经历全部吻合。
这更加深深震撼了我,中华文明太厉害了,易经不愧为万经之首,中华文化的起源。古代,皇帝身边的能人异士,个个都是易经高手,推算天事人事,预测未来。这项奇妙的知识,竟然离我如此近。我迫不及待的报名学习,成为老师的弟子。
六、易经是迷信吗?
(迷信的解释是:指人对事物没有经过分析就盲目的相信。)
科学才200多年,还年轻
很多人会觉得易经如此神奇,用科学知识无法解释,所以相信易经是一种迷信的行为。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是200多年前西方兴起的,注重逻辑,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解释的很清楚。科学的本质是不断认识自然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是不断推翻以前的认知的过程。200年的科学史还嫩着,无法解释的事情很多。
你有中立而开放的态度吗?
中华文化流传5000年,注重验证,轻逻辑。正确与否,难以解释,但可以通过结果来验证。
我们应该用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易经,不相信正常,可以找我验证。如果连验证的心都没有,就否认,说明你真的是迷信。迷信你一开始的认知。
世界很大,你不了解的东西很多。持开放中立的态度,相信你会看的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