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店出发时,清晨的西宁还没有一丝晨光,只有还没熄灭的路灯伴随。秋风伴着细雨,微微寒意驱散了没有完全褪去的睡意。一路小跑,登上旅游巴士时我们已是最后一批。吃过导游分发的早餐,大家又睡了过去,只剩下呼呼的汽车开动声。
直到进服务站时,才被导游叫醒。下车活动稍许,随即上车。按导游的话说,我们一路睡过了两个高原。西宁地处黄土高原边缘,一路向西,绕过日月山就算进入了西藏高原。窗外远处已是连绵起伏的高山和成片微黄的草原,未见一只牛羊。导游说,这片草原质量不高,长的都是芨芨草,牛羊都不吃。
到达茶卡盐湖时已是上午11点多。我们运气不错,这边天气晴朗,蓝天,白云,雪山,早就驱尽舟车劳顿的疲劳。
茶卡盐湖地处柴达木盆地,四周环绕连绵起伏的雪山。高原空气纯净,能见度高,大部分雪山都能看得特别清楚。但还是有一些如羞涩女子,云雾缭绕,尤抱琵芭半遮面。苍穹之上,不知道哪位天神正挥洒着他高超的艺术天赋,在沁人心脾的高原蓝画布上作画,一会轻薄如雾,一会厚重如山,一会抽象难懂,一会具象如实。
我们到来的时机不对,最近高原上雨水偏多,导致湖面上升,强风吹起太多浪花,无法形成“天空之镜”景观。
湖面不算大,一条用盐晶铺成的小火车轨道把盐湖分成了两部分。右边湖面大一些,水面呈微黄色,风吹起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溅起一片白色泡沫,在岸边小石子上形成一道湖水晶化的洁白盐晶。
左边湖水浅很多,不过也是没能形成“天空之镜”。白色盐晶透过湖水,湖面白茫茫一片。左边路面用大颗粒盐晶铺成,厚厚一层极像刚下过雪的路面,走在上面莎莎作响。
天上的白云,远处的雪山,白茫茫的湖面,洁白盐晶铺就的道路 ,还有湛蓝的天空,激发起游人强烈拍照欲望。有这纯粹的景观做背景,穿上颜色靓丽的服装,摆出自己能想到的最美姿势,随便一拍,无需PS,都是美图,生鲜出炉的美人美景就迫不及待飞向朋友圈了。在这里风景不是在唱独角戏,游人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下午,简单吃了一顿团餐就直奔下一站——青海湖。
一觉醒来,发现汽车正在惊险的“之”字型山路上往下行驶。司机师傅技术娴熟,顺利通过。翻下这座山,就进入了青海湖所在的盆地。这里地形平坦,视野开阔,远方已能隐约可见青海湖。
深秋的草原已经开始变得微黄。蜿蜒的小溪从远方雪山汇入青海湖。远处山脚,近处溪边,散落着成群的牛羊,或黑,或白,或聚,或散。牛羊在草原上悠闲的啃食,偶尔抬头看看同伴,看看远方。渴了就到小溪里喝几口雪山融水。旁边五彩缤纷的经幡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被高原的风吹的哗哗作响。
公路沿着青海湖向前延伸,一眼望不到头,两旁边不时分散着一些藏民民宅,还有和沿海地区村镇差不多大小的县城。巴士沿着湖边前行了好一会才到达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青海湖在藏区是四大圣湖之一,每年都有藏民来湖边磕长头,举行祭湖仪式。传说浪漫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被押送入京,路过青海湖,感受到了佛法召唤,圆寂在湖边,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传说也为青海湖增添了神秘色彩。
下午4点的高原,太阳依旧强烈,晒在皮肤上还有一种灼烧感。阳光充足,能见度特别高,湖对面的高山清晰可见,日光下山体明暗关系分明。深蓝色的湖水连接远处的高山,风吹起的波浪击打着岸边。湖面不时掠过黑色或是白色的水鸟。太阳下特别耀眼的白色游船,在湖面上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发出几声悠扬的汽笛声,缓缓停靠港口。好一幅一副沿海港口景象,无法想象这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
岸边早已游人如织,每个人都贪婪的想要把美景收入眼底,装入心里,留在自己的相机里。立在岸边刻着青海湖字样的石碑是中老年大叔大妈们的必拍之处,年轻的男女当然不屑这种签到拍摄方式,找个相对人少的地方,找个独特的角度,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审美。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太阳下山时就是返程的时候。一天的艰辛换来的是美好的视觉享受和一堆值得留恋的照片。不管在数字媒体里见过多少次这样的雪域美景,都没有亲自看一眼的震撼,不管在书里看过多少次祖国的地大物博,也没有自己亲自走上一趟的印象深刻。
下面是爆照时间,流量档请注意。
盐湖入口 盐湖与天空 盐湖水深一侧,拍照的姑娘 经幡塔 天,山,湖,草 鸟,树,人 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