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相比李白,杜甫没有他那么大的豪情,也没有他那么傲气的资本。杜甫穷其一生也没有做上什么大官,基本上都是寄人篱下,家里也就是靠着他的一点工资收入来漂泊度日。所以杜甫在他这首诗中也说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可见 当时世人对杜甫的文学能力是认可的,但是杜甫一不会长袖善舞,而不会拉帮结派,致使他自己甚至都觉得自己有政治抱负但是没有政治的实力,以后也就该放弃做官了。换做是现在,一个基层干部要心系国家、养活自家,两方面都不能做好,而且未来生活到压力很大,心情也是比较郁闷的。
到了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的生活迎来的转机。他的好朋友严武,这让杜甫找到了一个非常器重他的人和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说起严武,也算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名将,在764年他率军进攻吐蕃,并打破吐蕃七万大军。要知道吐蕃作为西南少数民族,民风彪悍,战斗能力顽强,曾经数次攻破过唐朝的首都长安。所以严武大破吐蕃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备受朝廷器重,而且也深得当地百姓的人心 。严武掌权后,数次邀请杜甫,所以此时的杜甫也就辞去了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投奔严武。严武也举荐朝廷任命杜甫为工部员外郎,这是杜甫一生当的最大的官了,所以后世人也称杜甫为“杜工部。”
可惜的是,正当杜甫要和严武一起大干一场的时候,上天却不愿成人之美,仅仅半年 ,在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就病逝了。故而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就是途中所作。
这首诗情景交融交融,意境雄浑。先用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天高水阔的空间感觉,有种表达人虽渺小但可胸怀天地的气派。而后话锋一转,又说到自己的一生,伫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在庙堂江湖,有成就但也又有失意,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杜甫一生际遇的写照。
有时候人生并不缺同行之人,可偏偏与你同行的人要么比你快一步,要么比你慢一步,这才是孤独的所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