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婚姻、教养等关系里,你总觉得自己爱最深、付出最多,但却频频受伤吗?或许,你就是27种令人心疼的大人之一。
新手父母严峻的挑战
夫妻之间的挑战本来就已经很多。当我们成为父母时,都会希望孩子能平安长大成人,但当有了孩子,一般父母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生活作息大乱,例如,孩子四小时要喝一次奶,期间还要注意孩子睡姿是否危险,是否会阻断婴儿呼吸,以及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是否正常发展、尿布疹如何根治等等。
新手父母除了往往必须承受照顾孩子的压力之外,还会面临人生中第一次怎么睡也睡不饱,精神不好又情绪崩溃的状态,如果还加上新手母亲产后荷尔蒙的躁动,那么往往会更激化对生活的无助感。
等孩子长大一点,孩子要吃什么副食品,家里的摆设要如何放,才不致让孩子危险等,而若孩子的作息没调整好,在不该睡的时候睡,晚上哭闹尖叫不睡,但大人却早已累趴。
好似每一回合,父母才刚对孩子有些把握,有些上手,就又得轮番面对下一回合的挑战。
有时父母实在太过于疲惫,而当孩子又不听话时,父母的内心会悄悄出现:
「我都得不到,你凭什么得到。」
「我爸妈才没有这样对我,我都对你这样,你还不珍惜。」
「你是不会体贴一点喔!」
「听不懂人话吗?」
「都长大了还这样?幼稚!」
而如果夫妻失和,却又要照顾稚嫩的幼儿,那么状况将更险峻。除了往往无法给予彼此支持和支持外,还可能会彼此计较,例如有一方可能会说:
「为了孩子,你又做了什么?」
「我跟你讲,少在那边推卸责任。」
但可能又顾虑「吵架不要在长辈面前吵」或「吵架不要在小孩面前吵」,而让彼此将不满积聚在心里。
此时,父母的内心都没有机会被照顾到,反倒是竞争和彼此攻讦的成分居多,这个时期大约两到三年。
别对孩子说:「那又没什么,你有什么好难过的?」
若彼此的需求都没获得适当的响应,这样的心态就很容易延伸到第三人──孩子身上。孩子很容易就变成夫妻笼络的对象。
当父母心里的压力与痛苦没机会被彼此照顾,那么也很难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难受、失望、无助的心情时,父母的这一句「那又没什么,你有什么好难过的」。完全不是轻声的安慰,反倒变成羞辱,意思是「我比你强,我很行,你不行」的证据。
此时,长期不受到对方肯定的父母,为了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往往会将别人的需求拿来开玩笑,弱化别人的感受,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而当父母对彼此没有同理的能力,在孩子出生后,他们也无法同理孩子,甚至反而可能将孩子视为证明自己比较行的比较对象。让孩子感到追赶不上大人,但孩子偏偏又急于想长大,以证明自己。
父母双方如果都是没安全感的小大人,这两个大孩子透过孩子成长的过程,渐渐意识到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出现,只有和这个小孩相比,才能衬出自己无比的强大。
当这些成人面对小孩的无助和恐惧,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透过掌握小孩的恐惧来驾驭自己内心无法控制的不安。如果这个孩子有弟妹,他会让这一幕重演。也就是当他占据优势地位的时候,他会让另一个人扮演弱小无助,充满羡慕的角色,那个自己也曾经扮演过的角色。
一个人对弱者轻蔑,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无助。这是隐藏内心脆弱最好的方式。
真正强大的人,能经由自身经验了解他自己的内心也存在着软弱,所以不需要用轻蔑别人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