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刷《人生七年》

三刷《人生七年》

作者: 唐斩2086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00:09 被阅读0次

    几天前无意中刷到一条消息,大名鼎鼎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去世了,后来又了解到这片子竟然又出了最新的一集,于是,我第三遍看完了整个系列,再次产生了许多想法。

    这部纪录片最早是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当时导演为了验证“出生阶层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这个命题,专门从英国各阶层找来了14位年仅7岁的儿童,然后拍摄他们的真实生活,以此成片。他们中有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弟,甚至还有住在福利院的儿童。此后每隔7年拍摄一次,一直到他们63岁,因此整个系列完整记录了他们的绝大部分人生甚至某些人的一生——有一位女孩不到63岁就因病去世了。

    这样的纪录片拍摄一集当然不难,难的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即便是导演已经在好莱坞发展的相当好的情况下,还是不忘每隔7年就回到英国去拍摄续集,最终才呈现出这部杰作。历经时光的我们当然知道,要持续50多年不忘初心的完成一件事有多么难能可贵,尤其是在社会节奏已经如此快速的今天,无怪乎有观众评价说,跟它比起来,今天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都显得不值一提。

    我们看到了片中绝大多数人的成长、成熟(因为还有几个人因为某些情况缺席或退出了拍摄计划),看到了他们如何从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为稚气未脱的青年,看到了他们就业、成家、为人父母,也看到了他们离婚、失业、失去亲人……一边看我一边在想,这哪里只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啊,这分明就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也难怪这片子会有那么多的受众: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主角之一的托尼有一次开着出租车载上了巴兹·艾德林(历史上登上月球的第二人),有人兴冲冲的跑过来索要签名,他以为是别人是找他的乘客要,结果别人竟然是冲着他来的,他比登月英雄还有名!

    看完全片以后最直观的感受是,教育真的很重要。出生上层富裕家庭的孩子,小学课外读物是《金融时报》和《泰晤士报》,7岁时就基本确定了将来会进私立中学和牛津剑桥这种顶级大学,而身在福利院的同龄人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挨高年级学生的揍。但是并不是说出生就意味着一切,正如片中人物所说,即便家境优越,他们仍然要付出许多旁人看不见的努力。最终上层家庭的小孩成了皇家律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和BBC制片人,他们几乎是没有太大悬念的继续留在了上层阶级。而出生底层的孩子们大多成了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修理工、冷库工作人员等等。更有甚者,一个出身原本不错的孩子,最后竟一度成为了领取社会救济的流浪汉。不是说底层工作者就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野也的确十分明显。

    也有例外。一个出生农村的孩子尼克经过自己的持续奋斗,终于逆袭成美国威斯康辛的大学教授,他是片中唯一一个成功跨越阶级的人物,1/14的小概率事件。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全世界的观众都喜欢看“草根逆袭”的故事了,因为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实在凤毛麟角,尤其是在英国这种阶层固化相当严重的发达国家。要当逆天改命的英雄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要提前做好大概率失败的心理准备,毕竟生活不是拍电影,它没有义务一定要给出一个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

    还有一点是,小时候我们习惯于不相信诸如“七岁看老”之类的老话,现在想来,许多老话可能并非我们之前以为的那般全无道理。家庭出生、成长环境、社交圈层、受教育程度……也许许多东西一早就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道路。

    最让我感慨的是,在最新的一集里,所有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都保持了大体乐观积极的心态,“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这是时间的礼物,也是岁月的馈赠。苦难、悲伤、成就、喜悦,悲欣交集全都经历过后,才发现人生固然说不上完美,甚至谈不上精彩,但个中滋味也足以令我们在余生中咂摸回味。不管怎样,这可是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一生啊。

    虽然导演斯人已逝,但如我一样的观众还是期待有后来者接过摄影机,在5年后(最新一集是两年前出的)为观众呈现最新的一集,我想观众们还是想看看,这些当年的孩子们在70岁时,过着怎样的生活,对自己、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希望我的愿望不至落空,也愿所有曾被此片打动的观众不负生命,不负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刷《人生七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pe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