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又到何处去?
一棵苗长成什么样的树,关键在于它是一粒什么样的种子。于是,寻根溯源是现代人寻找自己族群基因,解码自己来自何处,去向何方的路径。
二十年前,我创作过一组《乌蒙山人》,用人物肖像摄影的方式展现了黔西北各民族的构成,用影像对黔西北各民族的迁徙故事作了初步的尝试。
贵州在古代是蛮荒之地,几千年来经历了鳖人、牂牁、夜郎、郡县和土司时代。虽然一方面历朝历代均在夜郎、进桑等地驻军、移民,另一方面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控制权仍然是在土著部落手中。
直到六百年前明朝洪武年间的“调北征南”开始到近、现代,贵州每一次大规模移民无不与战争有关。来自中原湖广的先进文化伴随军事上的胜利进入贵州,极大地带动了贵州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毕节是抗战后勤补给的大动脉川滇东路的重要节点,给毕节来“战时繁荣”,解放战争大量南下军人充实到各地县新政权,中央政府对贵州的领导真正得到加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为毕节的工业发展做出来很大贡献,同时,内迁企业的干部和工人又形成了毕节新的移民群体。
各个时期的戎边屯田逃难内迁的移民群体及其后代和原著民族一起融成一体,成为今天毕节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我们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旗袍秀和快闪的形式,将六百年来汉民族向贵州毕节迁徙融合的沧桑历史,浓缩为一次轻松愉快的杭瑞文化寻根寻梦之旅,一路浅唱,一路缦舞,唱响家乡,梦回江南!
参与团队:贵州夜郎王文化传播、毕节女子合唱团、韵之美旗袍走秀队
行程从百里杜鹃国家AAAAA景区出发,一路行经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凤凰、范仲淹心忧天下的岳阳楼,瓷都景德镇、白墙黛瓦的婺源、宛若天仙的西子湖,直到海纳百川的上海外滩。跨越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七个省市。从磅礴乌蒙到江南水乡,行程五千里。我们将在沿途各个景区完成数十场快闪活动,与各地游客互动、交流。
途中,我们准备了《我和我的祖国》、《毕节我可爱的家乡》、《我爱家乡杜鹃红》、《苏木地伟彝家敬酒歌》、《江南情》、《泛舟荷塘》、又见江南雨》等曲目。呕歌伟大祖国,歌颂可爱故乡,回溯亘古历史,寻找祖先足迹,让我们知晓河流的源头,流经的地方和融汇的海洋。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节目与我们一起走过山山水水,一起走过悠久历史,从乌蒙山区溯流北上,从云贵高原顺流东去,梦回江南,魂萦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