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宛与洛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学琴者的练习不出效果的两点原因。
教学多年,我深刻地体会到,90%的学生,智力、智商水平都差不多。能否在练琴这件事上学有所成,关键在于他有没有一直在做“有效练习”。
也就是,有没有把那些最基础的演奏技术,练习足够长的时间。
一门乐器最基础的演奏技术,就是它的“基本功”。
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琴者,都不愿意将“基本功”练习足够长的时间呢?
宛与洛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觉得太简单了
最基本的演奏技术,即那些刚好能把乐器奏响、奏出旋律的技术。
所以使得不少学琴者认为,这太简单了,真的没有什么“练头”。
事实真的如此吗?恰恰相反,他们只看到了最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基本功”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于演奏技术“全方位”提升的作用。
明明只是一些最简单的演奏技术,比如演奏的姿势,发音方法,弓法、长音、音阶、琶音等,为什么背后隐藏着如此大的“能量”?
这是因为,经过大量的重复练习之后,足够的“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具体体现在,练习的强度导致学琴者用于演奏的身体部位,变得有力量,有速度,还有一定的耐力。
也导致了学琴者的心态,更加平和与沉稳。因此接下来的重复练习,一定会产生与之前,非常不同的演奏效果。
音色更饱满、立体了;练习、演奏不急不慢,不慌不忙,使人听了心情舒畅。
这些便是“质”的变化。
那些觉得“基本功”太简单而不再练习的学琴者,其实错失了很多。
二、觉得太枯燥、太无聊了
“基本功”的练习不像乐曲那般,旋律优美,跌宕起伏,层次分明,使人百听不厌,耐得住寻味。
“基本功”多是简单的发音,并由最基本的演奏技术所构成的练习曲,因此在听觉效果上,是十分单调的。
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琴者,都不愿意去练那么单调的内容,实在是太枯燥、太无聊了。
由于一直在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就相当于一直在“舒适区”内打转,演奏技术自然得不到强化与提高。
所以那些可以忍受枯燥与无聊的学琴者,当他们“熬”过这段时光,并使自己的“基本功”练习形成习惯后,他们就会感受到练琴的快乐和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63920/86480687c95b87b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