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知道是从哪里获知《战略远见》这本书,总之在我书橱里有大半年了。既然这本书讲的是地缘政治,我想应该是受何帆老师所推荐。最近实在怠于学习,连续的两天扫墓,半天CPA报名。再加上今天医院突然有了床位,陪我妈去医院做微手术,耽误了好多时间。很担心自己不能成为每年只有100个一次通过6科CPA的人之一。在医院里看完了《战略远见》这本书。而一天之际在于晨,我如果早上不能5点半起床8点开始读书,一天都打不起精神学习。晚上就写一下《战略远见》的读书笔记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长期担任美国政府的外交顾问,网上有说是实际操控了卡特政府的对外政策。当年美国78年访华时也是成员之一,和邓小平相互到对方家里吃过饭。大概在去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刚去世,老爷子对中国蛮友好的,书中大量提及与中国友好发展取得双赢的观点,所以还是要默哀一下。
本书成书于2011年3月。由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主旨又是和平发展,所以2012年新华出版社就出版了。书中站在2011年的时点上,对未来的地缘政治(也就是国际局势)进行展望,提出四个假设并展望这四个假设的可能走向。当天这四个假设不是老爷子发明的,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的脉络就是中国威胁论,以及美国应该如何应对崛起的中国。
四个假设分别是:
1.全球的中心可能会向东方移动。
2.美国可能会衰落。
3.2025年中国可能会取代美国。
4.如果以上的三个假设成立,美国已经如何处理国际关系。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读《战略远见》首先是世界中心向东方移动。书中的图是2011拍的,我在网上找不到原版。取而代之是NASA新拍的图,其实也差不多。可以发现晚上灯光最亮的地区,是东亚,美国,和西欧。而亚洲附近,主要是三个国家,中国、印度和日本。
二战曾经促成了两个超级大国,把世界阵营一分为二。然而合久必分,苏联的解体宣告了大国时代的结束。其实不仅苏联在历史洪流下解体,美国和西方阵营也自主的进行了解体,放弃了对很多地方的殖民。原来越多的主权国家独立,从唯苏美马首是瞻到自发地寻求政治诉求。联合国从最初的51个国家增长到现在的193个国家。而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从G8到G20。印度和日韩等国家都在极力争取在联合国和G20中的影响力。
东亚的崛起在西方的看法普遍认为有三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和日本。我个人觉得日本是过去式,中国是现在式,印度是将来式。日本曾经崛起过,日本的制造业比如汽车曾经把持着美国的市场。当然美国爸爸不是吃素的,直接用汇率和投资防线把日本经济给玩死了。当初美国怎么看待日本的崛起,现在就是怎么看待中国。不过中国太极打得好,难以下口罢了。特朗普目前的对华贸易战争其实就是中国威胁论的反馈。印度虽然国内的体制与文化堪忧。不过印度的全球野心昭然若揭。巨大的人口优势代表着红利。上图你会发现晚上印度的灯光特别亮,对比2011的作者写书时的图会发现印度发展的非常明显。如此看来,的确是印证了印度的潜力非常巨大。
作者看来,中国主要的问题始终是城乡不平等,也就是十九大宣布的我国主要矛盾的改变。另外一个问题是政治的中心化,不过我觉得着没什么好担忧的,我国人民虽然喜欢谈国事,但是也就仅限于嘴上说说罢了。
中印日的东方新兴其实和欧州是一样的,相互是竞争关系。三国之间存在边境冲突,堪比当初的英法德。
相比如东方的崛起,西方正在不断衰弱。就拿欧洲来说,英国始终想分裂欧洲,法国没有全球野心,德国受历史因素制约。欧洲普遍拥有老龄化,人口放缓,巨额债务的问题。相比发展,那里更像是一个养老的地方,福利遍及从摇篮到坟墓。在全球政治普遍觉醒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发生了“青年膨胀”。我一开始以为网络给世界带来的应该是和平的效应,但是反而让越来越多的平民接触政治。比如中东地区的大量年轻人口并无法被社会消化为劳动力,便纷纷投身于圣战。就这点来说,他们更像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者”。据调查现实,这些青年普遍对美国和西方抱有敌意,认为美国和西方的政策限制了自己国家的发展,而美国人和西欧人都是“傲慢”的。大量国家觉得受美国严重制约,以至于发生了911这种事。而美国始终推行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的复制越来越被证明是很难令其他国家高速发展。
第二是美国的衰落。美国梦一直以来令人向往“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而作者却居安思危,提出当今的美国一直在自我蒙蔽。成书时主要是指的小布什政府,不过想想特朗普现在也在说“Make great again”。
美国的弱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国债。美国大量举债,其中不少还是握在中国手里。2.金融。钱都被金融家赚走了。华尔街的人寡无廉耻的掠夺财富,使得美国普通民众受损。3.国民流动性。阶级固化使得美国梦的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越来越难。4.基建。美国的基建远远比不上中国,乘坐火车穿越美国会惊讶这个世界第一的国家沿途的基建如此落后。5.教育。美国的愚民政策其实比中国更加严重。大量美国人缺乏常识。虽然美国的教育费用全球第一,然而教育效率却非常低下。我个人觉得还是不要学美国的素质教育比较好。日本自己都宣布推行素质教育是失败的。6.美国的党派特性。党派倾轧,各党派越来越忽视民众利益,只想为小团体牟利。
当然美国还手握六大优势。1.总体经济实力。美国总体经济实力世界第一长时间无法超越。2.创新潜力。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大多都在美国。3.人口活力。开放的移民政策。当然特朗普现在在开倒车。4.民众响应能力。明星般总统的号召力,以及各种鼓动人心的手段,比如好莱坞电影。小布什把相互敌视的萨达姆和塔利班都定义为恐怖主义,发动了两次战争。而打击基地组织与建设民主的阿富汗是自相矛盾的,不过美国人民分不清这些。5.地理基础。地理基础得天独厚,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热爱和平的友邦。6.民主吸引力,也就是普世价值。
基于以上的缺点和优点,美国的形式并不乐观,但是美国仍有能力复兴。所以特朗普才提出“Make great again”。
第三是,2025年的可能的国际局势。当然了,预测的结果大多不准,当初美国国内的论调是苏联会击败美国,结果在那个时点苏联解体。还有人预估中国会和苏联一样解体,中国却发展的越来越好。作者只不过对可能的大方向发表意见。不少是国际上通行的观点,时至今日有的关注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总的来说还是在作者预测的集中情势之内。不过作者提出的方案是希望相世界和谐发展,然而全球化却在越来越倒退,不过这也在作者看到的另一条线上。
美国这个国际警察衰落之后,全球各地必然要泛起斗争。首先中国并不希望美国过快衰落。在邓小平的思想下,中国长期会处于发展中国家,并无意接过美国的大旗。而中国的策略是低调和耐心。然而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国内民众越来越自信。民族主义可能抬头,这对中国的影响是极为不易的,一场动乱就可能令国家回到解放前,所以治国的核心就是稳定。而民族主义可能打破中国低调的国策,引起国际社会的敌意。如果妄自尊大,炫耀其崛起的实力,会使得整个区域联盟(俄国、日本、印度)与之抗衡。日本挡住中国进入太平洋的道路,俄国把欧洲和中国隔了开来,印度横在通过印度洋的路上。
虽然去年才爆发中印冲突,作者在11年就在强调印度与中国的竞争。印度嫉妒中国,民众对中国的情绪很容易被煽动。而中国轻视印度,却视印度的崛起为通行印度洋的阻碍。两者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还有缅甸的关系上都有竞争。无论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还是缅甸,都可以帮助中国打通通往中东的道路。
在俄罗斯方面,格鲁吉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与俄罗斯的摩擦加重。随着美国影响力的衰落。俄罗斯仍然想回到当初苏联的荣光。首要就是控制或者吞并回这三个国家。事实证明乌克兰急于亲近西方在俄罗斯的影响下陷入了分裂危机。
其他比如以色列和中东,韩国与台湾地区夹在中国之间的尴尬地位都是老生常谈了。
在2025年,由于技术的进步。冲突可能进一步扩散到新的公共领域与环境保护。比如太空,中国在2011年之前打下来一颗自己的卫星。又或者信息网络的争夺,俄国对北极的虎视眈眈等等。
第四部分是美国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作者认为解决方法是相互合作,特别是与俄国和中国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
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西方的概念,就是俄罗斯和土耳其并入欧洲。乐观的看,俄罗斯和土耳其既加入北约又加入欧盟。不过现实却没这么乐观,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与欧洲渐行渐远。作者的统计资料现实2011年时俄罗斯百姓还是很愿意加入欧洲的,但是普京不愿意。由于现实表明普京又连任了,极权的普京是排斥加入欧洲,而想恢复苏联的荣光。俄罗斯的人才非常优秀,但是在俄罗斯社会要向统治让步,所以俄罗斯人才受到着不公正的待遇。土耳其也一直想加入欧洲,却一直被欧洲凉着。土耳其是中亚去宗教化最成功的国家,非常民主。土耳其的崛起对欧洲是有利的,他可以作为欧洲的门户,打破俄罗斯在中亚的能源垄断。作者担心土耳其的民主改革在未来会失败,沦为好斗的伊斯兰政体或者非民主军事政权的附庸,由于被欧洲排斥而对欧洲冲满敌意。事实证明土耳其陷入了独裁化,民主政权不复存在。
而在亚洲,作者提出了和谐发展的新东方概念,美国要帮助东亚局势的稳定,作者甚至还提出要帮助中国与日本和解。目前中国周围的局势有点像二战时的欧洲。中国就是崛起的德国,日本是英国,印度是法国,而俄罗斯仍然是二战时的俄罗斯的位置。下图可以看到,中国其实哪里都有小辫子。哪边发生冲突都会形成区域反应。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读《战略远见》
作者认为中印只是长期对峙而不会打起来。首先中国包围圈是明的,如果中印开战,俄国肯定会支援印度,以削弱中国。而双方都有核武器,双方都不想打。第二,中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热爱出国学习和交流,使的中国精英更爱和平做生意。第三,中国历史上是整个东亚的核心,整个东亚文化上靠中国链接在了一起,本质上同源。第四,现在各国核心已经不是领土扩张了,扩张领土对增强国力没有显著作用。首要目标是维持国内稳定和发展。中印冲突就是因为印度国内稳定出了问题而结束。
中国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社会民怨和民族激进主义。社会民怨体现在五个方面:1.贫富差距。2.腐败之风。3.社会信用丧失。4.失业。5.城市的骚乱与不满。这是我国主要在处理的五个问题。而民族激进主义的无端自信正在逐渐撕碎官方小心谨慎维护的低调、耐心发展现代化的面纱。
摆在中国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民粹中国(激进自信),一条是儒家中国(和谐低调),没有一条是民主中国。而中国虽然不输出意识形态。但是各国都在关注中国“和谐”的意识形态带来的成功能否复制。美国也将中国的“和谐”意识形态视为自己输出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的冲突。如果两者陷入意识形态战争,美国的借口可能是中国损害了美国的经济福利,而中国的借口可能是美国企图分裂中国。
在作者心中的理想发展是,扩大大西方,稳定新东方。不过就现在来看,全球化的倒推不可避免。这读书笔记就写道这里,比较枯燥请见谅,因为这书本来就写的很严肃的东西。
写完之后突然想到,我还是没有明白,作者为什么说美国要帮助中国崛起,用他的话说是成为稳固的伙伴,成为G2。大概作者比较腹黑,是在鼓吹中国威胁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