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23课《月光曲》这一课。本来想着电脑坏了,昨天就赶紧布置了一项自己网上搜集“月光曲”的家庭实践作业。想着今天讲课时,就把欣赏音乐的这个环节去掉,可以直接进行下一个环节。
今天上课前王老师告诉我,电脑修好了,可以用了。上课时,我了解了一下昨晚主动听乐曲的人数,谁知,只有一名同学举手。我心里暗暗庆幸,幸亏电脑会用了,要不,真的成为遗憾了。
打开电脑,用贝多芬的名言导入,然后放音乐想让孩子们欣赏一下,当打开音乐后,我看到完全放完需要五分钟,考虑到,课堂上时间宝贵,这样太浪费时间了,所以,赶紧按暂停,开始进行下一个环节。当讲到第二段,一天深夜,贝多芬走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断断续续的琴声,这音乐正是他的曲子。我问到,贝多芬此时会有什么想法?好多同学都异口同声回答“激动、喜悦”。对于一名著名的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听到他人断断续续弹自己的曲子,会很激动?很高兴?
看来,之前介绍的“贝多芬简介”是没有起多大作用啊?经过引导,孩子们终于明白了贝多芬的心情——好奇。
这一课本来打算第一课时除了讲解字词、分层次、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内容的,结果,只讲了第二部分的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兄妹的第一次对话。
这一节课,为何没把第二部分讲完?是自己语言啰嗦了?还是音乐问题耽误时间了?或者是学生没有好好预习课文的原因?
到底是哪儿不对,造成这样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