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将军额上能跑马 ,宰相肚里能撑船”,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自己不能成为将军和宰相的原因,归罪于没有大脑袋。上学时,最羡慕有着大脑袋大脑门的同学,我曾深深以为那是聪明的物质基础。
好歹拜父母积德之荫,我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也就不再长期纠结于没有大脑袋而自卑了。除此之外,其实农家的孩子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自卑感,尤其在那个吃商品粮的时代,下里巴人对城里人是有着一种仰望。
为了能证明自己,获得别人的一点认可,多大的苦都愿意吃,只要有一丝机会,都愿意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中学时代,心无旁骛,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但感觉除了学习之外而一无是处,尤其无法容忍自己的是特别害羞,不敢站在讲台面对众人。
此外,那时觉得自己嘴皮笨,就利用站岗的时间面对墙壁,一遍遍背演讲稿;觉得自己懦弱,就利用暑期跑到少林寺,练练拳脚;觉得自己体能差,每一次体能锻炼都尽力挑战自己;觉得自己管理能力差,就利用军校的每一次见学机会锤炼自己,不怕出丑。
清清楚楚记得,在学员队担任指连长,第一次全队值班,要站在140人面前整队集合下达口令和讲评,前一夜紧张了一晚,心抽抽的颤抖不停,就像小学课本里的寒号鸟一样。
那时候最羡慕能够在舞台上落落大方一展歌喉的同学,心里想怎么人家一点都不紧张呢。最羡慕那么几个,在与共建单位举办联谊活动时,坚定地从一群羞涩的同学中站出,在舞曲的伴奏下,微笑着面对漂亮的女大学生,一手后背,一手在哈腰的同时做出请的手势,真优雅。……
尽管还是一无长处,也许唯一的优点是努力吧,时间长了不知不觉给领导和同学们留下了上进、刻苦、觉悟还不错的印象,在入学第二年,我从全队100名地方生中第一个入了党。
随着自己努力,自信心些许增强了一些,尤其是一开始那些遥望而不可及的体操三级动作,自己也能在单双杠上飞了。但在面对众人紧张的毛病一直存在,就是毕业后10几年还是如此,这个毛病一直困扰着我,甚至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道德经》,这个心结才拨云见日、慢慢消退。
为什么自己在人群中不紧张,一旦站到台子上、面对众人时,就那么紧张呢?
老子讲,“吾所以有大患者 ,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 吾有何患”。老子的话很精辟,所有的问题就是出在过于关注自己,我倒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追逐名利和虚荣,其实过于追求自我完善和成长也是一种病,问题也是很大的。
做事追求完美,希望展示最优秀的一面,恰恰是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这说明自己内心不够强大。
内心越穷酸的人越喜欢穿两件名牌货,因为他怕别人看不起他,说他穷没钱,他内心是脆弱和自卑的。相反,内心越强大、越富有的人,越不喜欢装,越朴素,他内心是十足自信的。
当然,要做到什么时候都能朴实无华、保持本色、宠辱不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俗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如果没有经过内心修炼的人,没有一定阅历的人,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之所以容易紧张的心结长期存在,恰恰是由于过于关注自身而造成的。俗话说,过犹不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人的内心成长是有规律的,心力的增强,不是时刻盯着自我而内寻,而是忘记自我,时刻装着他人、为他人解忧排难中一点点得到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忽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的内心是最强大的。
老子讲,“故贵以身为天下 ,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 若可托天下 ”。一个人,只有忘记自我而达到“无身”境界,然后全身心的去尊贵天下人,去仁爱天下人,时刻把天下人装在心中,这样的人才是最强大的,整个天下都可以托付给他。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老子所推崇的“道”,就是“为而不恃,劳而不伐”。爱心献了就不要图别人回报。做了有功德的事,对社会对单位对家庭对他人,贡献再大,也不要吹嘘,更不能恃功自傲。始终保持一颗恬淡心境,忘记对别人的好,不要让功德成为负担,越虚无越沉默,你的内心成长空间就越大。
老子揭示的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仔细琢磨真是非常有道理。“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就是圣人,短短几句话,就能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突然间就释怀了。至此方知,自己多年心病不得治愈,原因是方向错了。
传统文化充满着魅力,对于修身修心大有裨益。这比政治思想课枯燥的说教好的多。
只有忘记自我,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己快乐,才能使自己成长,才能使内心充满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