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光明顶之战,昨晚上《太极初传柔克刚》这一章的剧情,个人不是太满意。
虽然原著中重点内容大部分该讲的都讲到了,但除了张三丰教授太极剑法一段略显磨叽、张无忌和方东白比剑时少了"快撒手"三字使得张无忌怀柔形象稍减以外,韦一笑、布袋和尚说不得以及鹰王等表现明教各英雄风采的部分剧情也都被简化或删掉,而原著中这些人的部分台词和表演都移花接木到杨逍身上去了,无疑与原著不符。
当然作为多年杨逍粉,杨逍的剧情自然是多多益善,然而,既然给了他表现机会,把剧情改都改了,索性就让他揍完哪怕一个人也好,结果是鼓风机面前姿势摆半天被张三丰打断读条(原著中是鹰王被打断),导致我至今还在被"自圆心理"折磨,好是憋屈。
不过我倒是觉得在这之后有个小情节写得不错。
原著中写道:"俞岱岩命知客道人安排素席,宴请明教诸人。"
这在书中也就是一句话随意带过,其实接下来的对话是什么场景根本无碍,其他版本这经费基本都给省掉了。
但本剧,却花成本搞了一大桌菜把这个场景表现出来了。
这当然不是我要夸奖的地方,有这闲钱,前期多给杨逍纪晓芙拍点对手戏多好。
我是来夸杨逍的。
张三丰举杯感谢明教众人今日仗义出手为武当解围,大家饮下一杯后落座,这时韦蝠王说了一句:
"教主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理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啊"。
当然,韦一笑这样耿直的人并没有什么城府,他真实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张真人不要太客气,你是无忌的太师父,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搞得好见外。
但他的话,有心之人却可以做两类解释:
第一类:对于这件事,我们没什么主观能动性,是教主想帮武当,我们出手主要是为了效忠教主。今天教主是张无忌,明天教主不是张无忌,那我们帮不帮武当就不一定了。
第二类:张无忌是我们明教上下的爱豆,凡是我们张教主拥护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我们张教主反对的,我们都要反对。
而韦蝠王话音刚落,杨逍就立刻接上话说:"而且,除恶扬善,本来就是我明教的志向所在。"
杨逍从前跟晓芙说过:"我们明教的宗旨又何尝不是除恶扬善、惠世济民呢,但我们从来不标榜自己,不像你师父和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人士动不动就把信念挂在口头,欺世盗名。"杨逍除了在纪晓芙面前,确实很少在其它门派面前说过这些。
这一次,杨逍当然不是在标榜自己,而是在通过实际行动匡扶正义后,对明教正义之师的适时的合理的真实的评价,意图说明:我们来帮武当从来不是因为什么个人原因,而是立足于大局。
在明教其他人眼里,这一次聚会可能不过就是陪着张无忌和他和蔼可亲的太师父爷爷一起吃顿饭饭。
而在杨逍眼里,这却是难得的一次(甚至是第一次),世人眼中"邪门歪道"的明教与全武林最伟光正之一的、与少林寺起名的门派武当派坐到了一起,这不是张无忌和张三丰二人的家人团聚,这是明教和武当派两大首脑的重要会晤,他们的言谈举止都关系到明教在江湖中的名声的洗白和地位的扶正,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明教的政治发展前途。
所以这一次,当韦蝠王陷入"小圈子"文化或者狭隘集体主义或者个人崇拜主义的小格局时,杨逍却及时地将这次解围行动上升到企业社会责任和使命的高层面,于恰当的时机,抛出了明教正能量的企业文化、精神信仰及价值观。一来自我肯定,二来洗刷误解,三来树立形象。
蝠王和左使的高度差距就在这儿了。
在等待杨逍哭坟的日子里,我又完成了一次对杨左使的尬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