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烈日咄咄逼人,八月几场秋雨北国就会清秋动人,九月不焦不躁落日匆忙……(好吧,开头三言两语是我刻意堆砌,一纸闲言碎语怎堪如此开头,摊手。堆砌此句可能是因了近日公文写作我偏爱恢弘大气的开头,不过此处雕虫小技貌似也谈不上恢弘大气。那行吧,也可能这开头之意大致是我在抱怨夏天真热赶紧过去吧!)夏日将尽,迎来一个灵感之夜。这种夜晚,通常我在黑夜中翻身拿起手机,快速敲下一些句子,扔在一旁继续睡。但很快又会醒来,双眼直勾勾地再敲下几行字。有时身体已困倦至极,脑子却还在自行构成许多令人惊讶的、一气呵成的言语,夜晚朦胧中意识不受控制,像是来自一个更加光明、笃定的存在。有时是些整句,有时是几个词语组合,有时是找不到合适方法表达的意象,有时是一整段连贯的情绪,这些瞬间意识已经成为我的许多文章中的一部分。
通常,深夜灵感,来的矫情,它们严重影响了我睡眠的质量,而且它们在白日里显得根本没那么重要,甚至有些可笑。我通常劝自己,养生要紧,赶紧睡觉。可是与自己分享的成千上万的琐事总在夜晚才抵达我的大脑,大概并不是因为我矫情,而是因为我的思绪它本人啊,就是有些可笑,对这个世界而言根本不重要的多虑。它只敢在黑黢黢的夜晚前来问候入睡的我,在夜色的安全范围里,通过手机冰冷的光线凝视我,在夜的庇护中,像客厅里的垃圾桶一样静静地凝视着我。最近不是有个“大艺术家的生活规律”吗,其中一条是:“晚上十点前睡觉”,简直鬼扯,大艺术家之所以称之为 大 艺术家,就是因了他与常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我曾读路遥的相关传记,他在白天通常会把自己关在屋子蒙头大睡,一到晚上,月明星稀之际通宵抽烟,笔下生花,许多佳作诞生在这黑暗的烟雾缭绕之中。这么看来,我应该感谢我的灵感之夜,因此我与他人与众不同。哈哈哈哈。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写这种问题了:关于人生。看吧,说起来就是有点可笑。一个小屁孩子,成天探讨啥人生啊?想来我最近过的挺好,前一段时间发的文章又被点击量捞上来,收到不少友邻来信与好评,工作上受到一些肯定,特别是在我的不断自律下瘦了挺多,想想十分幸福。转念一想,来到一个这种灵感之夜,又觉得自己不够能量爆棚,觉得自己做的东西不够有趣,觉得自己水平不够。总之就是各种不够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犹豫、退缩、焦虑,又对自己不够认可。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虚心,是美德。但是让自己觉得不爽、也并不造福别人的“美德”,似乎也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有时候吧,人一旦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适应了某种思考方式,时间的纹路会在不知不觉中变粗。那些对应着每日每时的细节,大概因为雷同,会在无意识中被简并成同一种模糊的印象。所以,我又觉得,灵感之夜十分必要。在夜里我有时严肃,有时困惑,有时会把从前的文章拿来细细的读一遍然后自省。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善于反省的人,但我更希望,能在自省之外真正下决心去改变自己认识到的一切。改变这种不断纠结有点可笑的对人生看法和对自己的不太认可的现状,从而能够真正去阅读,去系统思考和长篇写作,去对事物饱有完整性和深度的追求和对一切的热忱。能够拥有真正享受未来不可知性的勇气。其实挺难的,欧文亚隆说过,在理智上知道某事与在情感上接受某事之间,有一个鸿沟——一个巨大的鸿沟。正因如此我才希望改变,无关乎成长还是不成长,只是我自己在此刻的灵感之夜首先迈出了跨过这鸿沟的第一步。
如果啊,你在睡醒后点开这篇文章读到这里,那我告诉你啊:我写这一通,大概因为我睡前遇到一点点点小事,特此闲言碎语一整个屏幕,于是我心朗然,甚至有点飘飘然,觉得我自己还不错,挺优秀。哈哈哈十分感谢你读到这里,特此人生小tip一则给你:天黑了,如果你顿时不少情怀涌上心头,想说什么做什么,一定忍到第二天白天。如下图,白天你一定就不想了。近日雍正那老头子的四字御批悬挂在头:“戒急用忍”。偶有违背,实属不该。再次感谢阅读。早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