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记

作者: 杨金花_849e | 来源:发表于2023-09-27 20:41 被阅读0次

    许久未上公开课了,来五中支教,愣是被公开了一堂。

    平常心待之,一堂备好的家常课《记承天寺夜游》,两课时,瘦身减肥,浓缩成一课时。

    去他的导学单,去他的卓越课堂,去静静地沐浴承天寺的月色吧,去慢慢地靠近承天寺的闲人吧。


    一、教学设计

    (一)蓄势导入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苏轼的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000多首诗词,570多首写月亮。

    说明:“苏轼的月亮”这一环节是盗用王崧舟老师该课的导入。当时听课,特别惊艳。

    3.承天寺的月亮

    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 《苏东坡传》第16章)


    (二)任务一:读得好听

    1.读准字音

    解()衣藻(  )荇

    遂( )至未寝(  )

    柏()    藻荇()

    2.拖长的字:念、盖、但;

    3.上扬的字:欣然、亦未寝、相与;

    4.舒缓、闲适的语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自读课文三遍

    说明:这般细致的文言朗读教学指导,受余映潮老师的影响。


    (三)任务二:读得清楚     

    1.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独立翻译,勾画疑难。

    2.同桌互译,小组交流,质疑解惑。

    注意:翻译全文,落实重要词语和句子。

    3.强调关键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任务三:读得有味

    1.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特别是文中对月光的描写简洁而传神 (随物赋形),找到文句品读,然后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月色?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或写作手法?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预设:运用比喻,把月色比作空明的积水,把月下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以动衬静,侧面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表现了竹柏月影的摇曳多姿、清丽淡雅,为全文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结合背景,思考苏轼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怎样的复杂情感?

    助读资料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污蔑,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和流放差不多。本文是苏轼在被贬谪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预设:

    闲人:即清闲的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贬谪之人,无权无职。

    赏月的欣喜:月光如水,空明澄澈,赏月之乐溢于言表。

    漫步的悠闲:与知音共赏美景,是何等的安闲自适!

    人生的感慨: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了如此良辰美景的慨叹。

    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被贬的惆怅、悲哀,却豁达乐观赏月景。

    3.拓展链接苏轼的贬谪人生

    1069-1079:先后由朝廷贬官到杭州、密州、湖州等任知州县令等

    1079(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

    1084:远调至汝州

    1094: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

    1097:被再贬至更偏远的海南儋州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儋[dān]州: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此心安处是吾家。”

    4.推荐书目:

    《苏东坡新传》李一冰

    《苏东坡传》林语堂

    5.作业布置

    把《记承天寺夜游》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要求:有心理描写;有月色描写;有内心独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二、教学反馈

    教学设计聚焦月色与闲人,简约精准。总体来说,4班的学生跟得上我的教学节奏,虽然课堂缺乏活跃度,收尾稍显仓促,但是自我课感不错,稳打稳扎。

    讲出了课堂氛围:“记承天寺夜游——走进一片月色似水,触摸一种态度人生如苏轼!”

    另,今晚批阅了9班的作业,绝大数学生仅是翻译课文,看来写作训练无效。无妨,再添把火,搭支架,找示范。明天9班再写,写作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让写的过程,痛并快乐着。

    2023-9-26


    第一次作业情况,4班14人写得好,过关。9班4人写得好,其余学生均是译文,不过关,重写。

    在9班添把火,搭支架,找示范。

    把4班写得美的作文,在9班宣读。4班几位女生将月色写得诗意,写得唯美,感性思维突出,这是男生所不能相比的。黄心语同学,段落长短交替,写作节奏较好。接班第一次看她的作文,几乎每个段落一样长,现在她有单句成段的意识了。有些学生真的很灵性,一点即通。

    当然问题也突出,苏轼与张怀民的对话,4班绝大多数同学是在玩穿越。

    “张怀民,张怀民,你快出来。”

    “好啦,不要喊了,出来了。”

    纯属小屁孩儿的口水话,现代人思维。承天寺那晚迷朦宁静的月色,苏子与怀民的文人气质,是全然不顾的。

    今天,9班重写的作业很是惊艳,17人写得好。月色写得美,对话入情入境。

    “怀民兄……”

    “东坡兄……”

    其中廖柏吉同学的标题是“月如潭水影如钩——苏东坡与友夜游”,他把第一单元新闻特写训练“刘翔百米跨栏夺冠”,正副两标题迁移运用在了这里。一正一副,一虚一实,相得益彰。

    刘紫涵同学的标题是“风轻拂,月轻摇”,相当有意境了。

    这些学生娃没有辜负我的教学期望,虽然两个班没有人把苏子“闲人”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写清楚,只停留在清闲表层,但是,无可厚非。

    我只上了一堂仓促的课,自己也没有走进苏子的心灵世界。说来惭愧,给学生推荐的两本传记:《苏东坡新传》(李一冰)、《苏东坡传》(林语堂)。前者有两本,厚厚的,只翻了一丁点;后者一本,稍薄,翻了早忘了。

    阅读习惯与阅读积淀是我的软肋,走一步,再走一步吧。

    2023-9-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dc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