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与教育

成长与教育

作者: e79954545b5f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06:29 被阅读0次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们所重视的,是眼睛看得见的,手能触碰到的,这些都是一些物质或物体的外在表现,而看不见的才是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比如人的思想,我们的良知。

    两千年前孔子的思想的结晶——《论语》,五百多年的王阳明的心学——《传习录》,流传至今,已成为我们世代继承的文化宝典,同时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研究和学习的重要理论。

    一个人的成长是漫长的,从小学开始,大人问得最多的就是,“你的成绩怎么样?这学期考了多少分?”有谁会问,“你最近开心吗?快乐吗?”人们很多时候注重的只是外在表象,在夸孩子时候几乎都会说:你很乖,很有礼貌。孩子就会朝着“乖”和“礼貌”的方向去发展。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为了迎合大人们的心愿。

    当孩子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心理就会有一种自我表现的需求。有时也会出现逆反心理,其目的,就是需要得到自我认同,也同时希望被他人重视和理解。一但这样的表现得不到满足,做事就会越来越极端。这就是精神层面的缺失所引起的心理问题。

    在教育子女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乎孩子们学习成绩,外在的行为表现,往往会忽略一个人的内在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有根植于孩子内心的思想,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所在。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学到再多的知识都会忘记,只有留在自己记忆中的那些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的之根本就是让孩子们去尝试、去经历、去感受,这样他们才会真正了解并感受到事物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又比如,用一个玻璃杯盛水,正因为玻璃杯有一个容纳液体的空间,茶水才能被盛放在那个空间里,这个空间才是我们需求的关键点,让我们有水喝才是重点,玻璃杯是可以替换成不锈钢的或陶瓷的,人们往往看到的是盛水杯子,而忽视了水才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

    人们很多时候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忽视了我们的心里真正所需要的。太阳光无心照万物,而万物却得到的阳光的滋润而茁壮生长。如果我们能体会到“无”才是“有”的根本,那么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就会少走许多弯路,会用更多时间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知他们的感受,去体会他们的真实想法。能及时发现并及时修复他们内心的恐惧和痛苦,可能就不会发生北大学生吴谢宇杀害亲生母亲的惨案。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也许就不会出现张扣扣为母报仇,杀害三人的悲惨事件。心理教育的缺失,造成一个悲剧的发生,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教育存在的问题。

    人在成长的需求过程中,注重的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话语中谈论最多的是,谁家有多少套房子,有什么样的车,梦想着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钱人,在名利的追逐过程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细细想来,外在的东西带给你人的快乐是暂时的,精神财富才是永恒不变之真理。

    无数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周末让孩子上无数的补习班,孩子基本上没有放松和休息时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给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还有些家长在外面遇到不开心的事,回家后就会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时间长了,当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也慢慢地变成了父母的化身,继承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抱怨、不满、发火成为父传子业的恶性循环。

    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孩子需要和谐幸福的家庭,需要仁爱善良的父母陪伴,需要我们老师关心与帮助,同时还需要得到老师的不断地鼓励和正确的引导,需要各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只有这样我们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孩子才能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大道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与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em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