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字头上一把刀!
一味忍让,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忍着,忍着,就爆发了!
朋友和我诉苦,手上有一个大客户,甚是不喜欢对方,但由于小公司就指着这个大客户养活,无奈只能选择忍着,最近炎热不已,人就容易心浮气躁,对对方的厌恶之情日趋严重,恨不得扒了他,时常在工作中爆粗口,骂骂咧咧,自己心情不好,也影响了团队伙伴。
这样的工作状态,着实痛苦,也势必会将工作中化解不了的消极情绪带回到家中,“踢猫效应”在是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个人的憋屈变成了一家人的冲突,生活好似进入到了恶性循环中,深陷泥潭,拔不出来!
弗洛伊德曾说: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只会以更加丑陋的样子出现!
或许是疾病,或许是忍无可忍的爆发,伤及无辜!(反社会报复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怎么办?有没有“解药” ?
解决方案说起来也不难,但是做起来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刻意练习,要下功夫!
如果有一句话来总结说明问题,那就是:所有的一切烦恼,都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了!
如果用一个心理学治疗方式来诠释:那就是ABC认知模型!A,事件发生! B,你的看法想法(思维方式)带来的感受! C,你的语言和行为(我们外在呈现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发生的事件,而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件发生的事!也就是B!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拼命的改变A,觉得那些事只要不发生,我就不会出现消极情绪和反应!可是A是不可控因素,我们无法决定天气,无法决定交通,无法决定经济、教育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对职业和行业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叫“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无论我们怎么不接纳,怎么对抗,这些事都一定还会是不是的,忽然之间就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那可以改变和控制的部分在哪里呢?
是B ,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如何看待发生在我们生命当中的那些事,那些人!
例如,客户对我们提出很高,近乎于苛刻的要求,我们本能的 反应可能是对抗,吐槽等,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呢,客户提出高要求,我们才能获得进步和成长,高要求是一种鞭 策!
例如客户对我们说了一些让我们感觉到无礼的言语,我们感到不被尊重,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也会有消极的情绪出现,那么此时我们可以怎么转换思维呢 ?如果我们有一个比较高的认知,我们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巨大影响之后,对方的无理行为,不懂得尊重,缺乏同理心,甚至连最基本的善意和礼貌都没有,可能真的不是对方不想,而是他没有这个能力。也许更深层的原因是在他长大的过程中,就没有被爱过,甚至没有被尊重和善待过!
观察如今的家庭教育,试问又有几个家长是真的会尊重,信任和无条件的爱孩子呢 ?
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也许不在问题本身,而在于换个角度看问题!
这世上所有的烦恼都是假象,本质上都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了。
一念之转,遇见善意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