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十三年弃置身

作者: 胖老吴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15:25 被阅读0次

    &凌晨五点回家,迷糊了一个上午。想当年两天两夜不睡觉也行,老了!

    刘禹锡的点点滴滴算是理顺了。没有三两万字真写不好。与其蜻蜓点水,不如放置一边,等有时间有心情,用心描画。马伯庸近来一改文风,写出来像长安十二时辰这样的东西。倒是很值得借鉴。写实写虚不重要,追求能写精彩,并且是追风的精彩。如此想来,退休后还真有很多事情可做。

    只是辛辛苦苦查阅了这么多资料,不留下一点心有不甘,有种赔大本的感觉。那就写一点,权当混更充数。

    中国历史,三个辉煌:强汉,盛唐,文明两宋。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在地球上傲视天下。

    盛唐,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开端;武则天是承贞观启开元;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才是大唐最强盛时期。开元盛世三十年,接下来就是天宝十五年。这十五年里,出现了爱吃荔枝的杨贵妃,也出现了李白杜甫,当然还有终结者安禄山。随着这些名人相继离世,唐朝由盛转衰,进入中唐期。时间是公元756年。

    十六年后,刘禹锡出生。此时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是内战带来的创伤还未治愈。人活在盛世,是一身干劲,早上醒来考虑事情是如何努力过上更好的日子。此时的中唐期,各方面已经很艰难,人们每天要考虑得事情是如何能活下来。还好,刘禹锡的家境出身不错,从小没受多大难为。十八岁就离开父母,到了长安。游学三年就考上进士。这一年,他才二十一岁。也算是一帆风顺。

    上苍对人是公平的。前半生顺了,后半生就要还债。于是刘禹锡就开始了他的二十三年弃置身。

    起因很偶然也很必然。就是三十二岁的刘禹锡参加了轰轰烈烈一百多天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之后,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这次变革,历史上褒贬各半。我个人评价是好事让坏人干瞎了。当然这个坏人说法也有些牵强,核心成员单拎出来,也都是好人。比如柳宗元、刘禹锡。但是这伙人合在一起,用了流氓手段,推行非常好的永贞革新。不失败才不科学。

    失败后,二王死了。其他八个核心成员被发配到四面八方,都成了司马。这就是二王八司马。

    刘禹锡成了朗州司马,在朗州一待就是十年。司马官比刺史小,但也是大官。只可惜是个犯错误接受改造的官,那就不值钱了。朗州是现在湖南的常德,就是陶渊明发现桃花源的地方。被贬之身,少管事最好。此时刘禹锡还算本分,这十年装孙子游山玩水,创作了很多作品。

    十年后,四十二岁的刘禹锡已过不惑之年,变成了油腻大叔。流放结束,奉旨回京。还没给他安排工作呢,他回到长安后可能脑袋被驴踢了,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名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写完发表之后。好友柳宗元对他说完了完了,这事闹大了。刘禹锡恍若梦中,说多大事呀,就是牢骚两句而已。

    等皇帝下旨把他发配为连州刺史时候,才如梦方醒。这样他在长安呆了还不到一年。就开始了第二轮流放。

    在连州待了五年。连州是现在广东省连州市,现在很发达,只是那时候的连州可是个很折腾人的地方。九十一岁的老母亲救了他一命,去世了,需要丁忧回原籍。三年孝满,皇帝没忘记他,发配到了夔州继续当刺史。夔州是现在重庆奉节,当时也算蛮荒。三年庸碌之后,终于迎来好事,改判他为和州刺史。和州是现在马鞍山,算是富庶地方。

    刘禹锡也觉得坏日子快熬到头了,这一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那时候的五十二岁,已经很显老。

    当时和州辖三县,州驻地就在和县。县令官比刘禹锡要小,奇迹却出现了。这个县令不但不听刺史的,还处处欺压。给他换了三次房子,越换越小,最后换了个一间半的小茅屋。从这方面看出来,刘禹锡的政治能力算是一般般。只可惜,关于这个县令和刘禹锡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史料中未有任何记载。不过从他在和州这两年的经历来看,能活着离开和州也算是万幸。

    和这个县令斗法的结果就是写出了著名的《陋室铭》。

    两年后,终于离开和州。奉调回到长安,第二年也就是827年,有了新的工作任职东都尚书府。此时他已经五十五岁了。离第一次被贬总共二十三个年头。

    刚回长安,一直很老实,直到有了新工作,才写了另一篇名诗: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一篇也是炸毛讽刺诗。好在他已经有了官职,再加上已经五十六岁高龄了。幸好没有再次遭贬,好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三年弃置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mk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