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北漂十年,目前还在漂着,泊停的终点,愿望是老家,一个弹丸之地的村庄。
时常会打开地图,切换到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偌大的中国,它一点都不起眼。从地图上看非常之小,只有放到最大,依稀能辨别出熟悉的轮廓。
在离家前,那便是我的整个世界,怎么都跑不完,也跑不够。
现在,村子面貌比起原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站在儿时玩耍的地方,四周房子已被拆除,改造成农田,种上了庄家。道路和几家房子依然留着,否则连童年的一丝影子都没有了。
那时村子还在,已预料有一天它会消失,没想到消失的太彻底。我想过的景象是全村房子断壁残垣,院子里杂草丛生,整体格局不变,只是人烟稀少,足迹寥寥,大家都住在另外盖的红砖楼房里,留下的黑砖黑瓦和土坯房保持原样,等待时间的侵蚀。
这一变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座座老房子轰然倒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依依不舍,这是老一辈的结晶,小时候经常听村里大爷感慨生活多不容易,智斗一穷二白的“英勇事迹”,才得以让儿孙住上能挡风避雨的房子,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造趋势前,只能顺应时代潮流。
我没有亲眼目睹推倒房子的一幕幕,那一刻我在的话,会忍不住流泪。我不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对村庄的眷恋却一丝不减,它比我先消失,我为它哀悼。
过年回家骑车到村里溜达,看到打麦场已经种了庄家,那里发生的故事历历在目,怔在原地许久,眼睛停留在一块石盘上,往事只可追忆,一张张脸浮现出来,又清晰又陌生。不知是不是风太大的缘故,使劲挤一下眼,感觉到眼眶里有泪水,强忍着没流出来。
想过买一台相机,记录下能记录的一切,可是一切都晚了,在不晚的时候我想再等等,等晚了安慰自己当初没有经济条件。事实是我有经济条件,却没有太想投入到对老房子的拍照上。由此看来我是一个口是心非的人,我爱的村庄活该抛弃我。
现在回家,村里的人都如愿以偿的住在了红砖楼房里,位置不在原来的地方,靠近国道,交通便利。虽然距离不远,这跟迁移到新的地方没有区别,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走上了北漂的路上,对我来说,新家是个歇脚的地方,那里还有我亲爱的父母和爷爷牵挂,除此之外,谈不上多有感情。
有了新地方,老地方还原汁原味的保留着,会占用过多的资源,不如推倒种地来的实际。可也就是这个变化,随着村庄的消失,在我心中家变成了有家人的地方,而不是是一座楼一间房。这也许是成长的代价,也许是蒙昧的开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