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买过彩票,买完之后感觉仿佛大奖已经到手了,然后幻想中了500万后怎么花?
你有没有去餐馆吃饭,点了一个菜,结果非常难吃,但还是将就着吃完了?
你有没有买完东西后觉得后悔,觉得自己当时太冲动了,花那些钱买这东西不值得?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猜要么你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土豪,要么就是一个特别理性的奇才。(土豪和奇才请私信把的联系方式给我,我们做一辈子的朋友吧)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恭喜,咱们一样,都是正常人。
但各位正常人,上面几件事,咱们做的好像有点不正常,哪里不太对劲呢?
变变变误区1:迷恋小概率
概率学中,通常把可能性低于1/100的事件定义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因为概率太低了,接近于0,这个事件不太可能发生”,所以俗称“不可能概率”。
中彩票的概率是多少?拿妇孺皆知,喜闻乐见的双色球来说吧,中头奖的概率是(前方高能):1/17720000=0.00000006。各位朋友,百分之一的概率就是不可能事件了,这1772万分之一的事件呢?这叫绝对不可能。别说你某个朋友的朋友就中过之类的话,有种你去中一注头奖来看看,要是中了,请私信我,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其实中奖概率约等于雷在一个地方劈两次人们都冥冥中都相信一种叫“运气”的东东,所以迷恋小概率事件就成了商家的一门法宝。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如澳门赌场,小米饥饿营销,电商秒杀活动,各种抽奖,金融投资里面选高风险的股票基金,电视购物上“限前30名打进电话的观众”等等等等。所以如果以后觉得能靠运气去占商家的便宜,还是省省吧。
比较可怕的一种情况是真的用运气得到过某种特殊奖励,那意味着以后会掉更多的坑,因为你以后会特别相信自己的运气,而概率却在那里不增不减。借用某位从澳门回来的大佬一句话作为注释:
“如果你第一次去澳门赌钱输光了,说明老天非常眷顾你,如果你第一次去澳门赢了不少,那说明老天挺恨你的”
凡事都有代价误区2:参照依赖
两份工作让你选,在薪资透明的情况下,一份月薪6千,但同事都是4千;另一工作月薪7千,但同事月薪2万。你选哪个?大部分人会选第一份。
朋友给了你2块糖,却给了另一个人10块糖,你怎么想?应该会感觉这个朋友对自己不太好吧。
网上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对他的生活是否满意,取决于他是否比妹夫挣得多。这句话虽然诙谐,但确确实实的指出了一个大坑,那就是参照依赖。
比如我给乞丐100块你会觉得我很大方,但我给王思聪100块你会觉得我有病一样(我这样做的话,估计思聪会拿一千万砸死我,哇太棒了),虽然100块还是那个100块,但因为参照对象变了,感觉也就变了。
双十一时:“呀,这件商品真便宜,打5折,之前我记得是1000块,现在只要500块,太划算了”。
双十一的2个月以前,该商品的负责人说:“还有2个月就光棍节了,把商品价格调高一倍,到那天打5折,赶紧执行!”
所以尽管每年光棍节后,商家虚假打折的报道都会甚喧尘上,但马云爸爸这几天的收入曲线却是连创新高。
以为提前一个月把商品放进购物车的行为很有远见?NO!有些商家一年里就指望着双十一这几天过日子呢。去年11月12日,价格参照物就为你今年过节准备好了。不过没关系,你开心就好。
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也可以用参照依赖来解释。我们的父母总是认为现在的东西都太贵了,花钱有点心疼。这是因为,他们年轻时购买同类商品时,物价还很低,初次购买时建立了心理价格锚点,并以此作为参照物来看现在的商品价格,那当然都觉得贵了。以前的5分钱可以买冰棍,现在5块钱能买到就不错了,这之间的差距可是100倍啊。
当然利用参照依赖,也可以做许多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把身边最优秀的人作为参照物,会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把理想中未来的自己做参照物,能明白自身需要在哪些地方加强;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去参照,只考虑对方对自己好不好,这样会更幸福。
There is no harm without comparison(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来自百度翻译
这张图片就像回忆一样,模糊的刚刚好误区3:心理账户
文章开头的时,咱们提到,去餐馆吃饭,点了一道菜很难吃,这时大部分人会将就着把饭吃完(任性的土豪没你啥事,别抬杠),再如听说一个地方不错,想去看看,结果超一般,没啥可玩的。这些时候,心里或者朋友嘴里就会蹦出那个经典桥段:“来都来了”。是啊,来都来了,从家里赶到这里已经用去了2个小时,再回去不合适;这个菜已经上了,已经付出了20元,还要等那么长时间,再换菜不合适。这些情况就要用心理账户理论来解释了。
来都来了,说走咱就走啊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会在心理上,把收入和支出按照不同的类别存入不同的账户,且账户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人们会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收入,而且不同来源的收入会有不同的消费倾向。
打算去看电影,要出门时发现价值50元的电影票丢了,大部分人就不会去了。但换一种情况,没有买电影票,要去看电影,出门时发现丢了50元钱,这时大部分人是会继续去看的(都是50元,差距咋那么大呢)。这是因为,在人们心理上,电影票和钱是两个账户,虽然价值一样,但决定是不一样的。
公司发了3000元的工资,怎么花?房租水电,新衣服,饭钱这几项进行合理分配对不对。如果捡了3000块呢?是不是想买一件觊觎良久的奢侈品或者有一种想请你的朋友我吃顿大餐的冲动?(什么?没有!太不够意思了)反正就是要燥起来就对了,就是这个Feel,倍儿爽。
想一下,捡来的3000和工资3000是等值的,没有区别啊,可消费倾向却是不一样了。
而且若个人自由支配时间有限,人们往往会把时间也纳入心理账户支出的范畴(时间就是金钱啊)。所以不会在付出了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再去换个菜或者换个地方玩,反正来都来了(反正已经支出过了)。
心理账户告诉我们,100块有的时候不等于2个50块,请人吃1次1000块的晚餐和请这个人吃两次500元的晚餐,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心理账户里,没有1+1=2这个概念。
但现在懂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清楚,用价值思维去衡量收入和支出,这样才能得到一个1+1=2的结果,因为无论怎么想,100块就等于2个50块,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使一些事情事半功倍。比如孝顺的各位不要等过年时把钱一次性给父母,可以每个月给点,相比之下父母会获得12次幸福;同样,若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那就一次性解决掉,否则会感觉到更多次的痛苦。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秦腔的智慧
心理也是有钱包的误区4:厌恶损失
部门经理说:“如果大家好好工作,月底每人加200块工资”,老板听见了对部门经理说:“你不太适合做管理啊,应该说如果不好好工作,月底每人扣200工资”。作为员工,哪个的影响力更大?
过年时,各地都有小赌怡情的风俗。这天,你带了1000块去怡情,不一会来了一把好牌,瞬间赢了200块,变成了1200,但你并没有多高兴,仿佛这200就是该赢的。家里喊吃午饭时你又玩了一把,结果输了,变成了800块。此时你会怎么说?会说我不饿,然后想着一定要把输掉的钱赢回来。过程简化一下就是得到200块变成1200,与失去200块变成800的区别。但得到200块的高兴却无法抵消失去200块的痛苦。因为在心理账户里,损失是400块,参照物不是1000元了,变成1200元。但实际情况却真的只是损失了200块而已。
实验证明,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也就是说,如果失去一个秀外慧中的女朋友,得找2.5个女朋友才能弥补你心理的缺憾(这是科学,对灯发誓绝对不是为放纵找借口)。所以请珍惜身边对你好的人吧,否则代价有点大。
有的时候不放手,会失去更多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也不少。比如商场经常宣传的“买到就是赚到”(潜台词就是不买就亏了)。再比如一些优惠券、抵用券、兑换积分,多买多送等活动,其实利用的也是人们厌恶损失的特点。用就要多花钱,不用这些机会就损失。而一般人是不能接受自己吃亏的,必须把这个便宜给占下来。所以厌恶损失会让我们因为害怕失去或缺失感太大,而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为,以至于损失更多。
虽然你认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但确实吃亏是福——这话值得琢磨琢磨
小结: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经济学思维误区,有一些误区确实很坑,因为它来自我们的人性,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确实很难避免。不过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摸爬滚打,跌跌撞撞,明亏暗档吃的不亦乐乎,但如果能把这些亏消化吸收,那就产生了经验教训。再提炼一下,那就是热乎乎的智慧啊。
所以,请不要放弃思考,不要放弃成长,请努力尝试去看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这样将来终有一天,我们虽然仍是芸芸众生,但绝非乌合之众。
不放弃生长,终有参天一日PS:一个好消息:明白了以上的经济学思维误区,多思考,多验证你会变得更加理智,更加聪明。一个坏消息:类似的思维误区还有好多好多,如果想全学会,得去看书。比如《思考快与慢》、《怪诞行为学》、《决策与判断》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