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年回家就一直忙忙碌碌直到昨天,但我心里清楚,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忙,只不过在做节日的奴仆而已。今天回归正常,看完了之前买的吴军老师的书《见识》,最近看的这一类的文章也挺多,就聊聊自己的想法吧。
见识
1.见识到底是什么?
我在很多地方找过对“见识”这个词的官方解释,但都没有找到。
但这个词跟很多的人聊的时候,大家又不会对这个词产生困惑。
跟父母聊的时候,我问他们什么是见识?我爸说见识就是去过的地方多,别人说什么你都知道。
跟同学聊的时候,我问他什么是见识?他说见识就是看的更远,有见识的人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机会。
跟中学的同学聊的时候,我问他什么是见识?他说见识就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或者挣大钱的人有的东西。
这个问题拿来问我自己呢?
我一般把:见识,视野,格局这三个词放在一起讲,“见识”,“视野”这两个算是近义词,格局则是前面这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是这么认为的:
见识就是一把梯子,能让我们看到的更多,更远。没见识的人只能看见芝麻,有见识的人既能看见芝麻,又能看见西瓜,而有格局的人会直奔西瓜,放弃芝麻。
那么自己算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吗?
很确定的答案,不是,但我在努力爬得更高。
2.见识从哪里来?
①家庭:几年前有一篇帖子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所表达的就是家庭环境带给下一代,见识上的差距。举个例子:很多农村的家长在告诉孩子,某某今年又在某个工地赚了几万,你要不上学了就可以跟着他去干。正是这种教育使得很多人眼里认为,父母眼中的某某就是自己的榜样,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可能。而有见识的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是稳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这些孩子们知道,自己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他们在想,自己是英国还是法国留学。
②学校:在吴军老师的书中提到了一个选大学的原则:城市>学校>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你在北京体验到的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化生活,这个地方的消费观,处世观,生活观会在这几年无时不刻的影响着你,你听到的都是中国乃至国际上最先流行起来的词汇,而如果你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城市上大学,你可能发现过了四年你周围的一切没有任何变化,出了校门就是夜市一样的门口,那些网络上流行起来的词汇,你也只在网络上听过。
这就是选择城市的重要性,而选择学校呢?
学校毕竟是我们要待时间最长的地方,挑一个好的学校,就意味着你身边的同学,教你的老师,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是更好的。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你也会不自觉地变得更好,近朱者赤。
而对于专业呢?
相对来说就没那么重要,在高考之前,有谁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个专业的的真实情况是什么?选一个自己不反感的就行,实在不行就转行呗,毕竟在本科阶段实行的是通识教育。
③书籍:也许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学校也已定。我们能获取更多见识的地方就是书籍了,我们可以通过书籍与伟人,牛人对话,吸收他们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可以看的更远,并且,成本很低。
④网络:我们本是一个单独的或者说一个小范围内的个体,但网络把我们所有人连接在了一块,我们可以获取到很多当前世界新的信息,网络,它可以让我们知道的更多。
3.我的生命还有什么可能?
①拿到更高的工资,这个不能成为自己的追求。成为资本的奴隶,显然是不可长取的,资本会不断剥削自我价值。成为一个能资本的拥有者,运用资本。(当然在这之前,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变的更优秀)
②这一年读了好些书,最深的认识就是我关于资本的理解,在过去我认为的资本有两种:一种是那些投资人,有钱的富豪们有资本。二是个人的工资就等于个人的资本。
现在看来,这看法就是自己没见识造成的,现在我认为的资本,它是一个人人都具有的事物。资本包括:家庭背景,人脉,工资,存款,技能等。我们要做的不是像那些资本家那样,四处投钱,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本,换取回报价值的最大化。
③关于投资,理财,风险。财商是自己非常缺乏的一点,这一年要多加修炼。
④把自己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观念里拉回来,追求幸福。
精彩的世界刚刚开始,放开手,闯一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