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一、暴力是对还是错
自从得知孩子的学习不行,我开始想各种方法,每天白天留作业写字,晚上下班提问。
整个人神经都开始紧绷了起来,晚上下班吃饭,收拾洗刷开始检查作业,每天都忙到近十点,早上六点起来上班,总觉得筋疲力尽。
后来,我开始想如何节约时间。于是让孩子提前把作业发过来,提前检查,错的标记出来继续写,等于提前演习,总希望孩子可以把错误降到最低。
刚开始写的时候还很认真,后来写着写着开始走神了,一天里竟然有五个错误的。忍不住敲打孩子,如果明天再错,就要用鞭子打你了哈。
孩子小心翼翼点点头:“看得出来,对于挨打这回事很上心。”
结果第二天检查作业,的确进步了不少。其实打孩子是我最不愿意采用的方式,我多次想用道理,耐心的讲解给孩子。但是多次的唠叨已经无效,只得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暴打虽然粗暴,但是在关键时刻有用,也算是无奈之举吧。其实又担心孩子记事,成为孩子的心理阴影。
二、早起还是休息
孩子的拼音很差,检查作业时,总有很多音标写错,平音写成第二声,甚至第二声与第四声不分。只得让孩子多读多念,得知孩子每天都睡到九点左右时,觉得浪费了大好时光。
于是要求孩子,六点钟起来时,让孩子也跟着我们起来刷牙洗脸吃早餐,开始晨读模式,期待孩子可以多读多念,记准音标。
以前老人总说,孩子多睡觉就是最好的模式,休息代表长身体,暑假期间是孩子难得补觉的时间,所以应该让他们多多享受难得的幸福。
暑假的时间很长,总担心孩子玩过了头,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开学时难以改变,跟不上节奏。
虽然目前早起读书的结果改变不大,总觉得这个习惯是好的。
三、辅导方式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总觉得自己偏离了辅导的轨道,总安慰自己,尽人事,听天命就好。可是真的到了,却总是撇不下,做不到。
于是想法设法的让孩子多学点,多记住点,我现在越来越赞同同事说的一句话:与其留给孩子再多的财富,不如留给孩子更多的只是知识,唯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我们给孩子说了很多不读书的后果,捡破烂的老人,太阳底下建设的农民工,甚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孩子。
学习好了,可以做办公室里吹空调,学习不好,只能在太阳底下晒着干活。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告诫孩子的话语。
由于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劲头,通过了太多的威逼利诱,甚至吓唬他再不好好学习,就让他一个人关在家里写作业,哪里都不许去。
每天写好多字,戒掉了游戏,戒掉了电视,戒掉了玩耍,每天就只有写字,写字,读书,孩子多次问什么时候回家?
我们给出的统一答案就是:什么时候学会什么回家。结果换来的就是:明年暑假再也不来了,就算爷爷奶奶都来,宁愿一个人在家也不来,看来这次暑假给孩子留下了心里阴影了。
不过,我们也是出于无奈啊。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也许在孩子的眼里,我们就是一个恐怖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