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当然美,而且是男人们最喜欢的“我见犹怜”、能激起保护欲的那种美。
除了贾宝玉,能有幸见到林黛玉面的男人并不多,有一次薛蟠偶然见到了,一下“酥”在了那里。
可这种美在长辈们的眼里未必就那么美,她的美自始至终,离不开一个“病”字。
作者把林黛玉的美用一句话概括为“病如西子胜三分”。
西子即西施也,林黛玉比她美三分,那么西子又有多美呢?
各位知道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吧,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玉环。
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
苏轼是这样描写西施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作者看来,林黛玉是比西施美的。
不过,也请各位注意,林黛玉的美是一种病态美,“病如西子胜三分”。
钗黛相逢,谁能胜?
别忘了薛宝钗刚来时,是怎么描写的,“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
也就是说,贾府的大多数人都认为黛玉比不上宝钗。
由于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但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顽耍”,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看看,无论我们是钗粉还是黛粉,客观上改变不了贾府的现状,堵不住众人的幽幽之口。
舆论上黛玉并不占便宜。
黛钗过招开始了。
宝钗给人的印象是“罕言寡语,安分随时”。
钗黛首次让人印象深刻的正面交锋马上开始了,当当当……。
却说宝钗和宝玉先是互相欣赏完通灵宝玉和黄金璎珞,然后又探讨起宝钗身上的香气,宝玉又调皮地向宝钗要“冷香丸”来吃,道:“……姐姐,给我一丸尝尝。”
我怎么觉得宝玉这话有点调情的味道呢?难道我是一个人?
低调啊,宝二爷,您有点太不专情了。
原文:……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直闻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呵呵,林黛玉果然好口才啊,就这么一句话,已经惹得淡定女王薛宝钗沉不住气了,连着说,“这话怎么说?”“我更不解这意。”
当然,有着非一般口才的林黛玉自是能够巧舌如簧的应付过去。
显然,宝钗宝玉刚才那副情景还有那番对话在林黛玉看来是超过“正常”范围的,否则她也不至于如此大惊小怪,出言敲打。
而薛宝钗和贾宝玉在听到了黛玉的话后,应该也觉得行为有些不妥,否则宝钗不会如此着急追问,而宝玉也没有进行辩解。
黛玉进入贾府之后,在作者的笔下第一次大展口才,在接下来薛姨妈留他们饮酒的时候,又顺便对阻止宝玉喝酒的奶妈进行了一番冷嘲热讽。
看起来,她的这些行为似乎大快人心,但也给她在贾家的口碑渐渐造成影响。
性格决定命运。
林黛玉刚刚用言语制服了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没想到宝玉又要吃冷酒。
薛姨妈和宝钗同时劝阻。
作者的语言之生动之巧妙就在于每个人物说的话,只能是那个人的。
薛姨妈是这样说的:“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要打颤儿。”
的的确确是一个长辈通常会用的语言,直接否定,同时给出一个理由。
再看看宝钗是怎么说的,原文: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暧他,岂不受害?从此快不要吃那冷酒了。”
宝钗这话表现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点就是知识渊博。
宝钗的劝说水平那是要高出普通人许多,达到这样的水平也是不容易的,首先得脑子里有储备的知识,如果对酒性不熟知,如何轻易的拿出来说服别人呢?
第二点方式得当。
宝钗先运用了肯定后否定的方式。首先说宝玉博学,肯定了他的才能,接着又从理论理论上解释了吃冷酒的坏处,最后有理有节地明确了自己的观点。
结果是,“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酒,命暧来方饮。”
林黛玉听了,心中大为不爽,原来她也劝过宝玉,却从来不听。
林黛玉的性格是她人生悲剧的最大的因由之一。
如果是王夫人,要先妻子的话,当然是选一个能够规劝丈夫的女子啊。
王夫人是母亲的身份,贾母奶奶,这一对婆媳看法不完全相同,贾母是外貌协会的。
本回末尾,又提到了秦钟为上学的事特来拜会宝玉。
宝玉又领着拜见了贾母。
原文:“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
贾母重视人的长相,在书中多有描述。
在宝玉的择偶标准中,贾母曾经和道士探讨过,说是不论贫富,只要模样好就行。
在尤二奶进入大观园后,贾母细细看过她的肉皮后,说是个齐全孩子,比王熙凤还俊些。
贾母喜欢的人,诸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晴雯和鸳鸯等人,都长得不俗。
贾母是个歧视心很重的人,总体来说重长相、重口才、重出身,歧视观念很重。
她的这种错误的理念,又是宁荣二府最高的长辈,正所谓上行下效,给贾家内部的团结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