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经过小雁塔和荐福寺,小鼬走过这漫漫长路终于抵达了西安博物院的核心区域,可以看国宝了!
在一位业务精湛的讲解小姐姐的帮助下,小鼬自信已经掌握了这里80%的知识点,从今天开始正式承接西安博物院的野导游义务导游业务,不信你往下看。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从周王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西安都经历过,因此关于西安文物的陈列,西安博物院当然也采取“编年”这个方式,首先我们要看的,就是周王朝的一些文物。
这个鼎叫“勾连云雷纹大顶”,是3000年前的青铜器。
不要小看这么一个颜色暗淡的鼎,它可是人类冶金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由红铜加入锡和铅烧制的它在当时呈璀璨的金色,现在的青绿色是由于在土里经历了长时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锈”。
这个像酒杯的东西叫凤鸟纹爵,是周王朝规格最高最顶级的酒杯。杯子右侧的宽口是饮用口,右边的尖口是敬天地用的,上面那两个像wifi接收器一样的触角是怕人喝多,以顶住脸颊来阻止酒流出的。
这设计也就是在古代,现代人喝上头了别说摆俩触角,加个防盗门也拦不住。
这两种酒杯分别是二等和三等酒杯,三等酒杯就是老百姓用的,虽然看着大,其实里面很小。
这个鼎的名字叫永盂,是国宝。鼎上记述“天子赐师永田地”的文字被刻在鼎内,必须从正上方看,对研究西周时期土地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大家注意永盂两边像把手一样的装饰,那是大象的鼻子。
由于这个发现,学者们还激烈的讨论了究竟在3000年前西安地区有没有野生大象,因为那时候没有照片,除非工匠亲眼见过,否则真做不出来。
在学者眼中,一件文物包含的信息量和价值就是这么大。
这边这套是战国时期的文物---编钟。
编钟这种神奇的乐器除了历史悠久以外,也是现如今唯一需要动用搬家公司的艺术考试门类。
虽然都是编钟,可大家能看出来它们还是有质量差别的,经过3000年的腐蚀,左边的次品已经烂掉了,而右边的精品除了颜色变化,其他的都没变。
到了汉代,青铜器变得更加精致了,出现了“温酒器”、拈灯、熏炉、熨斗等实用工具,青铜器不再只是用来祭祀或者记录了。
这个是1999年在西安市未央区出土的金饼,光滑的是正面,背面的粗糙不平是由于冶炼时进入了空气的原因,这些金饼的重量是统一的,如果有哪一块金饼分量不够,工匠会做一个金豆豆塞进那些粗糙的空洞里。
除了青铜器变得更加精细以外,汉代还出现了鎏金工艺,比如这个鎏金羊油灯。它头顶上这个盖子与羊脖子相连,是盛放灯油和灯芯的,熄灯时只需顺势向右拨动盖子就可以将它还原,熄了灯又是一条好羊。
这个大家好好看看,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于2003年在西安市文景路出土。
这个鎏金凤鸟铜锺之所以珍贵,除了它本身工艺卓绝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居然还完好地储存有26公斤西汉美酒!
俗话都说酒越陈越香,比如一瓶37年前的拉菲红酒售价10万元左右、60年前的茅台拍卖出了69万元、150年前的拉菲更是拍出了150万元的高价。
幸亏西安挖出来的这一罐酒是文物,否则这3000年前的美酒售价得多高啊。
唐代的出土的金器就更加精致了,这些装饰品据学者考证,极有可能是唐朝贵族女子缝在裙摆上的,因此唐朝女子的舞蹈不仅姿势优美,还闪闪发光。
大唐是我国使用铜镜的鼎盛时期,镜子是唐朝女子不离手的玩意了。
现代姑娘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的姿势,就是唐朝女子拿出铜镜的样子。
你拿美颜相机取悦自己,她用雕花铜镜自我欣赏。我国的女子从1500年前就已经流行自拍了,自拍,是对老祖宗的传承。
但是,你们手里的美颜相机,真不如人家的镜子值钱,至少没有这个值钱:
看完了青铜金银器,下一站我们去了解一下“古墓里出土的”陪葬品,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镇墓兽,感兴趣的同学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