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前,我对哲学知之甚少,但我知道一直萦绕我心头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属于哲学的范畴。我听过周国平老师的直播课,翻过《活出生命的意义》,苦思冥想过,终于有一天,我想:“人最终都是走向死亡,但鉴于生命来之不易,是一个极幸运的小概率事件,那就好好活着,好好体验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在过程中留下一些痕迹,证明我曾来过这个世界,不枉为人一场。”但心里很是疑惑,干嘛要给自己增加烦恼呢,大脑简单的人不会想这么多,活得岂不是更快活?今天看到了苏格拉底的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一语中的,潜意识里不想浑浑噩噩混过这一生,想弄明白人生问题,大概读哲学书籍可以帮助我找到答案。
今天的阅读,除了共读内容,我还参考了《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哲学的底色》,《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如何阅读哲学书》部分。
通过《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我梳理了共读内容中西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看到其丰富性以及发展的过程,大致了解每个人的哲学思想,对阅读相关书籍有一些背景支撑,引发我进一步阅读哲学书的兴趣。
《哲学的底色》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写的,我们真是有缘分呢,搜的第一本就是他的,如同遇见老朋友,他把哲学观念念归为两大类:用于指导看待评判事物的观念:“真善美”,用于指导行动的观念:“自由、平等、正义”。书中阐述的是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是如何论述这两大观念的。我理解这两大观念讨论的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记得上大学时觉得这些词很空泛,现在才体会它就在每天的生活里,不但影响个人的幸福感,还关乎孩子。只有父母深刻思考这些问题,才能引导孩子的思考,父母的深度和眼界,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阅读哲学书籍是必要的。不过内心还是有些畏惧哲学书籍的艰涩,可以从哲学的入门书籍开始。另外,又搜到一本林欣浩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豆瓣评分8.6,风格活泼有趣,值得一看。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于如何阅读哲学书部分,我没看太明白,以后再重读找找感觉。
今天的共读,拓宽了我阅读的视野,感觉好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