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接着讲陈家的家风,陈家的家风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为什么能叫做风范呢?
首先我们看《世说新语》中的文段: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不读如否)?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释义为:陈太丘(陈太丘)与朋友(与友)约定(期)了一个时间见面(行),约定(期)在中午(日中)。过了中午(过中)客人还没有来(不至)。陈太丘(太丘)走了(舍去)。走后(去后)朋友人才到(乃至)。元方(元方)当时(时年)七岁(七岁)。在门外(门外)玩儿闹(戏)。客人(客)问元方(问元方):“你父亲(尊君)在不在?(在不? )”元方回答(答曰):″跟你(君)约定的时间过了,已经(已)走了(去)。″(因为这句话是在情景中说,翻译后与原文相比有些改动。)朋友很愤怒的说道:“陈太丘不是君子(非人哉,不是现在说"不是人″的意思,古代意思是不是君子)!跟别人约定好相见(与人期行),却临时悔的约(相委而去)”元方说(元方曰):“你(君)与(与)我父亲(家君)约定(期)在中午(日中),中午(曰中)您没有来(不至)是(则是)没有信用(无信)。对儿子(对子)骂父亲(骂父)是(则是)没有礼貌(无礼)。”陈太丘的朋友(友人)很惭愧(惭),下车(下车)想拉元方的手表示友好(引之)。元方走进了家门(元方入门),没有理会(不顾)。
从这个文段,可见友人的教养整体还是不错的,因为如果是个大老粗,元方碰上,可能就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秀才遇见鬼,有理难张嘴。既然友人的教养整体还不错,为什么还会在一开始发怒呢?我想这是人之常情。第一,一般人只能看到他人的错误,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就比如这个友人,他没有看到自己不守约这个错误。而是看到陈太丘不守约这个错误。愤怒了。第二,人们一般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人也许知道自己没有守约这个错误。但他并不想承认。而且她发现对面的元方不过是个七岁小孩子,所以想推卸责任不暴露出自己的错误。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得不说这是人之常情。
我们接着说关于陈家家风,在这一个文段可以看出元芳冷静对待事情。并且有理有据有节地解决问题。这跟家风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来看一看道德需求图谱。
,元方是在第三层逻辑性来处理事情的。那么如果在第一层的本能型应该如何处理事情呢?一个很简单的词概括:弱肉强食,谁拳头硬谁就厉害。如果元方在本能层来处理事情,他应该怎么办呢?在发现友人的愤怒的时候,他可能会逃跑。或者如果自己比友人更厉害的时候,他也许会把友人暴打一顿。明显他没有停留在这一个层面。
如果他是在第二个层面情感层来处理问题,他应该怎么办呢?面对有人的愤怒,他也许也会愤怒。和有人对骂。用一个词: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写人元方也没有停留在这一个层面。
如果他在第三个逻辑层面来处理问题,他应该怎么办呢?逻辑分为积极和消极。杨栋烨(我的同学)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许元方会逃跑,元芳之所以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友人火气太大,等他火气清已经之后再与友人对话。积极呢?就是像这篇文段里所写,讲道理。而且就像我们说的第一个文段(见我写的家风(1))可以发现陈太丘也是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的,或者说学习。
那么,陈太丘的两个孩子有没有在于圣贤层面(仁性)有所了解呢?也是有的。我们在引出今天的文段二:
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日:“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sui]至于斯。”儿孙日:孰也?实指梁上盗日:”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扣头归罪。实徐谕之日:“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乃令人谕之绢二匹。自是县无复盗窃。
释义为:这个年月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老百姓饿死的人很多。有一个人不想让自己饿死,于是成为了强盗。于是一天这个强盗跑到了陈太丘家里。蹲在房梁上。陈太丘发现了他,于是把儿孙全都呼唤进来。说到:“坏人不一定本来就坏,因为某种原因才至于此。”儿孙说:“真的吗?”陈太丘指着贼说:“房梁的上的人是一个君子。”小偷震惊,赶紧下来,叩头谢罪。陈太丘说:“看你的样子不像个坏人,不要再坏下去,做个好人。”陈太丘给了这个小偷两匹布,这一县没有了盗贼。
可以发现,陈太丘的儒家之仁的确是发自内心,而且不是一直说让儿孙变得更加仁爱仁慈。而是在实际行动中做出。耳濡目染。
这就是今天的家风,可见,陈家并没有停留在本能层面,而是走往更高。陈家家风,堪称风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