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当孩子已经开始质疑课本,他们还能接受课本里的道理吗?

当孩子已经开始质疑课本,他们还能接受课本里的道理吗?

作者: 冀中乡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14:07 被阅读90次


    孩子问我,课文里说父亲挖被地震埋住的孩子挖了36个小时,他不饿吗、不累吗? 我说,如果你被埋在废墟里,我也会这样做。

     “能挖36个小时吗?”

     “人的潜能有时是你意想不到的。”心想,他一定是看到了网上关于质疑课本的视频。

     他仍不放弃追问:“要是地震发生在夜里,孩子被埋在学校里,这可能吗?” 

     嗯?我突然意识到问题有点意思。

     “哪个课文?你拿来我看看。”

     看到我感兴趣,他兴致勃勃拿来五年级的课本,找到了这篇叫《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文。 

    文章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凭一己之力徒手救孩子的感人故事,但很显然,现在,我的儿子已经不会被它感动了。

     为了反驳儿子对课文的质疑,维护课本的权威,我和他一起“百度”了洛杉矶大地震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1994年的这场大地震发生在美国当地时间4时31分,显然,在那个时间点,学校是不可能上课的。那会不会孩子是住宿生?课文说,事故的地点是在教学楼,住宿的事被否定了。那会不会是孩子是个学霸,偷偷躲在教学楼里学习?可是,和儿子一起的有14名学生,显然是在上课。

     “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虚构的。只是虚构得有点经不住推敲。”我一边解释,一边充满了失望。

    ——一位父亲独自挖废墟救子,竟然36小时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帮忙,还都劝他放弃,而36小时过去才发现里面埋了14个孩子——这情境如果是真的,我真想说一句:这万恶的资本主义! 

    这篇小说,有太多的不合理了。搜索资料时发现,这篇小说早就饱受争议,所以为回避问题,入选课本里对许多情节做了模糊处理,可是越模糊越糊涂了。

     如果故事本身就是不合情不合理的,那建构在故事之上的一切情感、道德还有说服力吗?有这么一个段子:主人将宠物龟放归大海时,发现它无论如何也不下水,主人不禁被它的依依不舍所感动,而实际上,它不下水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只热带龟,海水太凉。

    也许文章被选入课本,是因为极端的情节更容易说明父子情深的道理。可是,我们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充满大爱的真实故事,我们为什么非要选这样一篇拙劣的文章来打动小学生呢?就像那个段子,猫、狗类能与人共情的动物,恋主的故事很多,不一定非得强拉热带龟入戏。

    它能入选课本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论是课本编写者还是老师,还没有想到大人能获得的信息,学生可以毫无差别地获得。所以,他们根本不担心乌鸦喝水、爱迪生救母、华盛顿的樱桃树这类假故事的事能被孩子们知道。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现在的教育面临四大挑战,第一位的就是“信息化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回想自己小时候,因为自己知识的匮乏,对老师崇拜得不得了,感觉父亲就是大百科全书,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长大后发现,他们说的好多话都是错的,这个从崇拜到质疑的过程用了差不多二十年。再看现在的小朋友,课文才学过一年他就提出了质疑,可以想见,昨天,老师动情的讲述还历历在目,今天,就发现那都是骗人的,孩子的心里会说什么?告诉你,他会说:“太假了。”

    当我问儿子,你觉得文中的道理是不是仍然可信呢?

    他告诉我:“半信半疑。”    

    我其实很希望孩子有质疑权威的精神,然而,我十分不愿意看到受到质疑的是教科书。想象一下,一天,老师站上讲台,仍然像以前一样驾轻就熟地讲着讲了很多年的老课文,而讲台下,学生们向老师发射着一串串充满不屑的小眼神,那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的教育过于迟钝了。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天下,教育中的有些内容却仍然散发着改革开放初期的泥土味。 

    最后,以一个插曲结尾吧:朋友跟我说,他的学校为了迎接检查,领导让老师们做假课表,并在检查当天改上“假课“,为了保证顺利通过检查,还安排好学生、老师当托儿,等检查的领导到来时,一问一答,配合演戏。——我当时就震惊了,不是因为他们弄虚作假,而是因为二十年过去了,他们弄虚作假的伎俩竟然和我上学时一模一样。二十年没人识破,二十年依然坚持,真为教育部门几十年“不忘初心”而感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孩子已经开始质疑课本,他们还能接受课本里的道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hv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