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民族瑰宝-土族盘绣

民族瑰宝-土族盘绣

作者: 春风十里绿神州 | 来源:发表于2022-12-13 16:46 被阅读0次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保留了许多民族自己独有的技能。盘绣则是土族居民独有的刺绣方法,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艺术特色

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4世纪左右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品。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青海互助县东沟、东山、五十、松多、丹麻等乡镇。由于土族女人喜欢穿五颜六色的花袖衫,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们为“穿彩虹衣衫的人”,土族之乡也因此而得名“彩虹之乡”。

盘绣的常见图案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土族盘绣透露出土族对色彩、对美的追求,缤纷的色彩夺人眼目,逼真的图案或隐藏着古老文化的神秘,或传达着山间林中的鸟语花香,或寄托着美好的祈盼,用心用情绣出的盘绣品在形、色、质、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土族女子

土族盘绣做工精细,针针见功底,线线出效果。绣品讲究整体关系,以盘绣为主体,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以大面积盘绣为特色。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作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

土族服饰

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土族盘绣对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布",是比较大的服饰刺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有太极图、八卦图、喜鹊登梅、孔雀栖牡丹等等,色彩缤纷,层次鲜明,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一付“达博带”,就是一件刺绣艺术珍品。这是土族妇女做姑娘时必须要做的。因为工作量大,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

土族盘绣艺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族瑰宝-土族盘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kc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