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校小学生和一万小时定律

名校小学生和一万小时定律

作者: 淼淼_64e1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10:15 被阅读0次

一、名校小学生

S 大附中在Y市的一直处于霸主地位。几年前留在Y市的同学给我介绍Y市中学的五朵金花时,十多年前同样有名的Y中学不在列,但S大附中还在。

读书的时候,老师就曾开玩笑说,人家哪是S大附中,按照江湖地位,我们是S大附中附大才对。

顺带的S大的附属幼儿园、附小都比S大的江湖地位高。

这是这个故事的背景。

留校任教的T师兄,我家陈兄的同窗好友带学生来实习。陈兄他们几个老同学与T师兄聚会的那天我有事没去,但让陈兄带了小朋友去,因为陈兄说T师兄带了上小学的女儿来。

那天,陈兄回来得较晚,见了我一脸严肃的说:T白天要带学生进工厂实习,他的女儿只能天天被锁在宾馆里,好可怜,亲爱的老婆,帮我带他女儿出去玩一天好不好。

根据陈兄的描述,我想象的T师兄女儿的境况是这样的:

 

 

 

一番挣扎之后,我答应了。接到T师兄女儿小T后,我问:小T,爸爸带学生去了你在宾馆做什么呢?看电视吗?

小T:我写作业。

我:下午呢?

小T:写作业。

我:那晚上总可以看电视吧。

小T:晚上也写作业。

我:爸爸呢。

小T:爸爸写东西。

我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到方向盘上,我想象中的小可怜,原来是个励志小少年啊。

我:那么努力干嘛,你是S大老师的孩子,一定可以上S大附中的。

小T:我们也要考的,所以一定要努力学习。原来她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顿时我有了一种被陈兄忽悠的感觉,好好的励志剧怎么给我描述成了苦情戏。

玩的一天,小T很能干,爱学习的小T玩起来也是好手。懂事,一路上不仅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帮我家小朋友解决很多问题。

带着小T和我家小朋友玩了一天之后,晚上T师兄接小T,见了面第一句话是:又耽误了一天写作业时间哦。

小T顿时有点扫兴的样子,我说:师兄,孩子才小学,要求那么严呢。

T师兄:老师留的作业多,现在多学点,有利于中学的学习积极性呀。

那一刻,顿时有点明白名校的孩子之所以成为名校的孩子,是因为从小就在努力的。

二、一万小时定律

最早知道一万小时定律是在查找图片处理方法的时候,说是一个人,经过一万小时不间断的刻意训练,就可以成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看到的文章介绍了一个做广告设计的人,想要成为顶尖的广告设计师,经过长达几年努力研究各位大师的作品,分门别类,从模仿到创新,几年之后,成为行业内的大师。

这个说法最早来自k.Anders Ericsson,RalfTh. Krampe,and Clemens TEschRomer1993年发表于《Psychological Review》的《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共44页,与读电力专业的论文遇到不认识的词也能猜个七八分不同,这篇心理学方面的论文即使是认识的词,也不敢妄测,所以不做总结,有兴趣了可以来跟我要了论文去了解整个研究过程。还有其他人在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理论。近年来,也有不少反驳一万小时定律的文章出现。

一万小时定律的核心:是刻意二字。

如果要让这个理论行之有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选择一个正确的目标。这个目标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擅长的,此外还不能轻易被替代的。不感兴趣的当然也可以训练,比如我在高中的时候,曾通过一年的刻意训练,将先前蒙的六十多分的英语成绩提高到一百多分,然而,那一年连睡觉都在琢磨英语问题,太考验心智。不过貌似将那个槛过了,量变形成质变之后,后边的学习就没那么难了。

二、刻意的练习。这个刻意,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刻意的一方面训练自己,一方面总结优秀人员的经验,就跟那个做广告的去总结优秀的广告案例一样。当然,如果有优秀的人指导就更棒了。

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心理学将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呆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领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你可能会觉得有压力,无所适从。这样的我们会很快落后。而要成为行业内的高手,需要让自己进入学习区,并最终进入恐慌区,承受压力,最终适应压力。然后再提高压力,适应压力,就跟体育锻炼一样。

 

 

 

三、焊工高手的作品

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高薪焊工的作品。电焊很多人都会,但是焊得好的,大师级的不多。

十年前老家有一个人,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做焊工。因为人聪明,肯专研,最后不仅工资高,顺利转正,还解决了家属的工作,成为一段美谈。

看到网上的作品,终于知道,为什么他凭着这手艺就能解决那么多问题。

 

 

 

 

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就听老师说,很多科学研究上,我们的理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但是工艺上达不到。我想,这也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相关文章

  • 名校小学生和一万小时定律

    一、名校小学生 S 大附中在Y市的一直处于霸主地位。几年前留在Y市的同学给我介绍Y市中学的五朵金花时,十多年前同样...

  • 中小学生清华北大2019年名校名师夏令营

    2019年小学生清华北大夏令营,青青部落北京名校名师夏令营,中学生清北名校夏令营, “我家孩子很优秀的,但就是抓不...

  • 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名校?名校和非名校的差距,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非名校生和名校生的差距在哪里?大学生遍地走的今天,社会为什么对名校生趋之若鹜?今天这篇文章讲的就是名校生和非名校生...

  • 《选学》

    选学:建议家长选择就近的小学,选择好的老师比选择名校靠谱。建议家长不要让小学生住校,小学阶段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生...

  • 2018-07-05

    教育行走路上的无力 今天中午,校长分享了一篇题为《垃圾定律:父母舍不得老师管不得》的“名校资讯”公号文章,读来顿觉...

  • 社会生活10大著名法则---托马斯·罗伯特·杜瓦(经济学家)

    马太效应 手表定理 不值得定律 彼得原理 零和游戏原理 华盛顿合作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 水桶定律 蘑菇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

  • 2018-02-10

    名校,重新塑造了我的精神内核 有人说是名校成就了她的学生,也有人说是名校学生成就了名校,其实学校和学生的相互影响从...

  • 权威定律和错觉定律

    错觉定律,在某些时候,人们幻想出来的东西或者长久不接触,回忆起来的东西总是被错觉影响,会无形中被思维放大。 权威定...

  • 竹子定律和荷花定律

    昨天在写《孩子带给我的思考(四)——学会积累》里写道:孩子在第22个月的某一天,她就能流利地说话,正确地表达意思,...

  • 需求定律公式和需求弹性推导——《可以量化的经济学》

    第五章经济学基础理论—需求定律 本章将论述经济学的基础定律,包括商品市场的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劳动市场的需求定律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校小学生和一万小时定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lu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