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逛新华书店,看到了彭学明写的《娘》一书,情感上一下子产生了共鸣。因为前段时间,为纪念去世20周年的母亲,我也写了同一标题的一篇文章。当然我的文字无论从写作技巧还是文笔方面,都不能与彭老师的相提并论,但在体现的情感上我们是一样的:那就是对母亲的浓浓的爱,还有就是对母亲的深深亏欠。
在此之前,曾引起我共鸣的纪念母亲的文章有朱德元帅的《回忆我的母亲》和原《解放军报》编辑刘声东大校的《祭母文》一诗。感觉朱老总的文章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刘大校的诗则把我想说的都说了,把我没想到的也说出来了,而且那么恰当,那么到位。
今天,吃完早饭,来到办公室。先从电脑上搜出来彭老师写的《娘》,然后一睹为快。读的过程中,我被书中的描写所吸引,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我被书中的情义所感染,仿佛面对着我的母亲;我对书中描写的历史阶段唤醒,好似回到人民公社的年代里;我被笔者的求学生涯所感动,仿似我又回到我的学生时期。
有一些东西,虽然时间飞逝,“逝者如斯夫”,但却跨越时间的鸿沟,让不同时期的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成为时间上的永恒;有一些东西,纵使空间遥远,远隔千山万水,但飞驰在不同区域乃至国家,使人们在心灵中产生共振,成为空间上的永恒。;有一些东西,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各美其美”,但却使不同的文明奏出相通的音符,成为内容上的永恒。《娘》无疑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范之作。在这里化用《娘》中的所言以及对其的评价,来表达我不平静的心情——
月光醒了,可以再回到天空;
鸟儿累了,可以再回到森林;
儿女没有娘了,就再也无处安生。
世上有很多有钱有势的母亲,
我只要我娘这样贫穷卑微的就够了。
世上有很多伟大高尚的母亲,
我只要我娘这样平凡渺小的就够了。
2019.1.6.23:44
网友评论